2014年是国家
碳交易各试点纳入企业开始履约的第一年,也是国家发改委正式宣布开展全国范围的重点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工作的第一年,标志着我国为建立全国统一碳
市场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随着国家层面的温室气体自愿
减排项目开发、审批和交易逐渐完善步入正轨和《中国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等相关配套
政策制度的陆续颁布实施,我国将有望于在2016年前后建立起全国统一的
碳市场并启动试运行。
在这场抢占低碳先机的竞争中,对各排放企业和相关咨询服务机构而言,能否掌握正确的温室气体核算与核查的基础理论和方法,摸清“碳”家底,是响应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报送政策、积极参与中国碳排放市场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应对中国乃至全球低碳发展浪潮的前提。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
钢铁、
化工、电解铝、发电、电网、镁冶炼、平板
玻璃、
水泥、
陶瓷、民航等首批10个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编制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格式指南,旨在有效实现建立完善温室气体统计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的目标,加快构建国家、地方、企业三级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作体系,实行重点企业直接报送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制度的工作任务。
据了解,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将成为行业企业开展碳
排放权交易、建立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制度、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体系等相关工作参考使用,帮助企业科学核算和规范报告自身的温室气体排放,制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计划,积极参与碳排放交易,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