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我国2020 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十二五规划”对碳排放交易成为一种机制特别关注,源于国家碳减排的目标:到2020年,碳浓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碳排放量)将较2005年碳浓度水平减少40% 至50% 。 2011年11月14日,国家发改委在
北京召开国家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启动会议,北京、广东、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和
深圳7 省市被确定为首批碳排放交易试点省市,提出2013年中国将全面启动以上区域的总量限制碳排放交易,2015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碳排放交易,建立统一交易市场。通过7省市试点,中国有望成为全球碳
排放权交易第二大市场,覆盖7亿吨碳排放额度。
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所于2013年6月18日鸣锣开市,是全国首家开始碳排放权交易的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也于2013年11月27日启动碳排放权交易。北京交易所在11月28日开盘交易。同时北京环交所已与民生银行合作启动了
节能量绿色信贷业务,碳排放权可以抵押融资。2013年12月27日天津碳排放权交易正式启动,。
尽管国家只批准了7省市试点,但是其他省市进行碳排放权交易尝试的大门也并未关闭。一些地方即使没有列入国家
碳交易试点的范围,也可以在省内进行碳排放交易。只有各省先行先试,未来才能在全国统一的市场建成后,进行跨省以及全国大范围的交易。透过碳排放交易的“市场版图”可以看到,碳排放交易不仅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力,还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促进
节能减排的倒逼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