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在华企业低碳转型的实践与经验 《从行动开始:在华企业低碳转型实践观察报告2023》在COP28中国角发布

2023-12-14 13:34 来源: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作者: 胡文娟

当地时间12月11日,由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编写的《从行动开始:在华企业低碳转型实践观察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中国角“加速低碳行动,凝聚应对气候变化的社会力量”边会上正式发布。本研究是《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开展的关于“金钥匙塑造中国企业低碳行动领导力”系列研究的第二期报告。第一期报告《行动向未来:金钥匙行动塑造中国企业低碳领导力报告》已于2021年在COP26中国角发布。

《报告》基于2020-2023年“金钥匙——面向SDG的中国行动”(简称“金钥匙”)活动中涌现的企业优秀低碳实践,进行了在华企业碳减排行动特点洞察与分析,旨在展示和分析在华企业自“30·60”双碳目标提出以来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进展及特点,分享在华企业低碳转型的实践与经验,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企业界低碳发展的了解。

《报告》指出在国家政策指导和监管下;在绿色供应链、绿色国际贸易新规的压力下;在资本市场以及消费市场的“用脚投票”下,企业做减碳的逻辑正在发生巨变——不只是责任、品牌形象,更是要抓住机遇积极进行战略调整和低碳价值创造。有志于在未来市场竞争中拔得头筹的企业正在将追求绿色低碳视为了一种可以让企业获益更多、更持久的商业模式。

《报告》通过分析“金钥匙”活动中的企业优秀的减碳行动,以及与企业深入交流,总结了在华企业低碳转型5个方面的特点或者发现。

01 战略引领,内生动力不断迸发

目前大部分企业尚未制定清晰的减碳战略或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且有不少企业在设定目标以及碳核查方面存在挑战。《报告》发现:

第一,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领导下,中央企业领先其他企业制定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尽管编制工作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央企发挥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第二,大部分企业认识到了减碳战略的价值,其驱动力除了政策引导,更多来自市场供应链、资本市场以及消费者等市场因素,企业减碳动力不断内化。

第三,为推动低碳战略有效执行,优秀企业建立了完善的低碳治理架构,通过企业内部考核奖惩体系落实相关举措。

第四,优秀企业将低碳战略融入业务发展,在低碳产品设计、低碳服务创新和低碳解决方案方面积极行动,追求实现商业价值和环境价值协同增长。

02 中国并联式协同推进绿色发展

中国企业在做碳减排时,也在积极探索中国式做法,进行并联式协同推进。

第一,降碳。提高传统能源使用效率,加快清洁能源替代是大部分企业在降碳方面采取的常见举措,其中创新发展和应用CCUS 等负碳排放技术是大型能源和工业企业发力脱碳的重要领域。

第二,减污。在污水治理、废气余热回收、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以及塑料污染治理方面,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均采取了积极行动。不少领先企业将循环理念前置产品设计阶段, 从源头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第三,扩绿。植树造林, 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海洋保护等是企业经常采取的天然碳汇手段。此外,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碳减排的协同效应不断被强化认识。

第四,增长。对于企业而言减碳不仅是践行公益,也是在谋求增长。碳交易、绿色投融资、低碳产品及创新解决方案等市场机制的建立与作用发挥使得企业在推动绿色转型方面获得持久内生动力。此外,由资源循环和共享理念衍生的新商业模式,例如共享出行,二手经济等日益受到消费者喜爱并带来新的增长点。

03 建立伙伴关系,推动全价值链减碳

第一,在华跨国企业注重全价值链减碳,例如雀巢中国、戴尔科技集团等,他们从原料产地采购到工厂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再到仓储物流和后期产品使用及回收整个完整的供应链已形成一定的减碳实践。在推动上游供应商进行能源及产业结构转型,引导下游消费者形成低碳消费意识和行为方面,跨国品牌均发挥了较大影响力。

第二,瞄准市场机遇,科技公司、金融机构以及制造业企业等,通过创新数字化解决方案和可持续产品,助力其他行业和消费者积极减碳,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共赢。

第三,众多企业和组织打造伙伴关系,例如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启动 “中国时尚品牌气候创新碳中和加速计划”;《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联合企业界发起 “全球可持续消费倡议”等,这些行动倡议有助于营造绿色可持续发展社会舆论,促进交流、凝聚共识,号召更多企业行动。尽管目前大多数企业碳中和行动仍集中在自身运营,全供应链的“碳中和”行动仍然滞后,但是许多优秀企业在这一方面在不断进行努力与尝试。

04 数字化赋能,加速低碳转型

企业积极探索数字化绿色化融合发展,并取得初步成效。第一,数字化助力气候行动。通过智慧工厂、智慧农业、智慧共享出行以及电力大数据的开发应用等,数字化技术帮助中国企业提质增效,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企业低碳发展水平。另外,5G、云、AI 等技术在预警和监测方面的应用,大大提升了企业以及全社会的气候风险管理水平。

第二,数字化助力碳数据管理。利用数字化技术提高企业碳数据搜集、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数字化还帮助企业进行碳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 有助于企业随时采取对策;帮助企业开展碳排放数据的公开透明化工作。数字化有助于企业开展较为复杂的绿色供应链管理。

第三,数字化助力企业开拓绿色业务。在市场需求的指引下,科技公司以及第三方咨询机构等创新开发碳数据管理系统,能效管理软件等其他产品与服务,赋能各行各业以及全社会低碳发展。

05 适应气候行动初见起色

目前中国企业适应气候变化的管理仍处于起步阶段,普遍存在风险识别率偏低;风险管理停留在定性层面(并没有评估气候风险对财务的影响,也没有将气候风险纳入企业日常经营风控体系);未和财务数据建立关联等特点。在“金钥匙” 的企业行动中,聚焦适应气候变化的数量并不多,但仍可窥探在华企业在此方面的几个特点:

第一,从预警防治自然灾害角度出发,金融企业、互联网公司、通信运营商等均推出了风险管理平台,灾后应急通信系统等。气象服务对产业、基础设施等经济社会基础服务的支撑能力也被进一步地认识和发挥。

第二,农业领域里现有的适应措施的规模仍不足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第三,企业以及企业所在行业缺乏自身对于气候变化脆弱性和暴露度的评估,在制定适应规划和方案并采取行动降低不利影响方面, 明显不足。

《报告》特别关注了“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在外海绿色低碳发展实践。《报告》发现:

第一,作为“走出去”企业的主力军,中央企业通过开展公益活动,呵护动植物,保护环境,推广可再生能源和技术等等,担负起了中国企业海外绿色发展与形象建设的重任。

第二,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对传统能源依赖程度较高,绿色转型发展面临瓶颈,中企凭借自身经济和技术实力以多种形式参与共建国家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绿色基建、绿色交通等领域的合作,不仅为自身赢得海外业务,同时也避免了所在国由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带来的高排放,赋能投资所在国低碳发展。

第三,海外园区树立了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样板,也是向世界展示中国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成果的重要载体。尽管海外园区绿色低碳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但在推动能源、经济低碳转型,建设绿色基础设施,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以及绿色宣传等方面,均已有许多探索,提升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影响力和软实力。

《报告》提出,尽管企业低碳转型取得了许多进展和成绩,但仍面临驱动力不足;行动路径不清晰;支撑体系不健全等困难和挑战。为此,《报告》建议企业一方面做好自己,练好内功,秉持长期主义,将减碳的“成本”思维为“投资”思维并采取积极行动;另一方面要增强外部协作,加强同政府、科研院校、行业协会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的合作,共同营造良好的低碳发展生态圈。此外,要加强企业之外的各界力量,通过加强政策制定、金融创新、标准统一、人才培养等,共同为推动企业低碳转型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报告》还收录了一批典型案例,包括中国石化在CCUS以及氢能方面投资和行动以在中东绿色发展的项目与实践;京东物流打造韧性供应链;光大银行推出绿色金融产品;国网无锡供电公司多维探索能源低碳转型等。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