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技术创新和能源低碳化
低碳技术创新和能源低碳化
中国要推进低碳化,一定要技术创新。低碳的技术创新大体上分三类。第一类能源替代技术,就是用非化石的燃料替代化石燃料,用低碳的化石原料代替高
碳排放的化石燃料。第二类,
节能技术。通过技术进步,能够节能
减排。第三类,固碳技术,或称碳隔离技术,即通过物理或者生物的手段,把碳固定了,减少排放量。
从目标上说,能源的低碳化,会导致能源结构的改变。中国现在的能源结构不合理,所以低碳化首先要节省能源。而且中国现在的能源以化石燃料的能源为主。大体上,目前中国的能源结构是这样的:煤炭占68.7%,石油占21.2%,这两个加起来就将近90%了。所以,中国的能源结构实际上极大部分依赖化石燃料。中国的新能源开发潜力很大,但投资是不足的。国家如果不制定优惠,新能源的开发很可能缺少动力,因为这种企业成本高,不赚钱。
中国今后的能源结构应该怎样调整?首先,看一下历史。人类使用的能源已经经过两次大转型了。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是能源的第一次转变;能源的第二次转变在20世纪初,以石油代替煤炭,并主要用石油发电。目前正处在第三次转型,第三次转型就是用清洁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可燃冰等,这些都是新能源。但是,最有前途的新能源是什么?是核电。核电是没有二氧化碳排放的,污染最小,它稳定,不像太阳能,也不像潮汐能、风能。
在西方国家,2006年统计,法国核电占全国发电量78.5%,法国基本都是用核电。瑞士55%,瑞典46%,德国31%,日本30.8%。中国的统计是,2012年中国核发电量只占全国总发电量的1.97%。这么干净的,这么可靠的能源在中国利用率这么低,这是不正常的。国际上都认为核能是安全的,只要选址得当,设计完善,管理严格,环保到位,可以安全生产。所以,中国现在正在考虑重新启动核能、核电。同时,要普及核电的知识,妥善选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