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松辽盆地又传喜讯,
吉林油田二氧化碳年注入量突破50万吨,占中国石油年注入量的三分之一,实现中国石油最大规模注入,为中国石油亿万吨级埋存工程奠定了基础。
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兼具减碳、增油两大功能,是集“端牢能源饭碗”和实现国家“双碳”目标于一体的战略性技术。中国石油高度重视CCUS产业发展,在吉林油田打造的EOR项目,是全球正在运行的21个大型CCUS项目中唯一的中国项目,也是亚洲最大的EOR项目。今年,中国石油在松辽盆地的CCUS项目上持续发力,注气能力显著提升。
为更好地推进项目运行,吉林油田成立了CCUS专班,多措并举保证达到注入目标。针对原有注入井点无法满足规模注入需要,传统完井技术需要10天才能完成1口井、人员和作业设备都达不到要求等
难题,CCUS团队结合实际,反复思考,在技术上相继解决了连续油管的工具密封、扶正切割等系列难题,成功应用注气井连续油管完井工艺,将完井时间缩短到3天。同时,合理调整队伍结构,增加现场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协调
市场力量,加强队伍保障。经过统筹部署,一年时间内新增注气井69口,注入井总量达到142口,年注入能力达到80万吨。
项目运行过程中,吉林油田应用独有的采出伴生气二氧化碳循环注入技术,实现了驱埋一体化,动态埋存率达到70%以上。在实现进口压缩机阀片、机油等耗材配件国产化替代的基础上,油田于今年7月开始应用国产压缩机,打破了关键技术的制约。100余公里的二氧化碳输入和注入管道,已经形成规模化二氧化碳管网,快速实现了管道增容。多年矿场实践积累,形成了集约化建井、智能化管控、新能源融合的“CCUS+”建设运维模式,建设工程内部收益率达到8%,为快速实现50万吨注入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了解,为弥补内部二氧化碳气源供给的不足,吉林油田主动协调中国
石化以及附近
化工、发电等地方企业,积极协商气源,建立了上下游企业减碳、用碳协调机制,签订战略协议和阶段合同,保障了气源供给,实现了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