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际经验看,发展
碳排放交易
市场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尽管我国近几年在
政策层面上十分重视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设,实践层面上众多区域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也在不断建立和启动当中,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发展前景广阔。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碳排放交易市场仍存在诸多
问题。
一、碳排放交易市场规模偏小
近年来,全国各地出现建设环境交易所的热潮,但很大程度上是地方政府出于政绩考核的需要。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基本国策和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将区域性的环境容量资源价值化和市场化是体现地方政府绩效的一项重要措施和手段。但从碳排放交易市场的长远发展看,我国区域性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布局过于分散,从而形成过于狭小的市场规模,给统一监管造成一定困难。同时,碳排放交易平台设置过多也会导致职能重叠、社会资源浪费和社会经济成本增加,进一步影响到全国碳排放交易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二、碳排放交易市场不活跃
从国外碳排放交易市场发展的经验看,碳排放交易市场分割过细会导致开展碳
排放权交易的直接驱动力不够,碳排放交易市场的活跃度低。在我国各地相继建立环境交易所的繁荣背后,碳排放权的实际市场交易却十分冷清,我国成立的大部分环境交易所都面临市场交易量较少的尴尬局面。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将强制性的
减排与市场机制结合起来。我国目前并没有相关政策对企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加以强制约束,市场中的交易对象大多是自愿减排项目。目前,企业通过碳排放权交易实现减排的目标基本上属于自觉自愿行为,国内碳排放权的购买者仅为少数愿意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或个人,大部分企业缺乏这样的自觉性。因此,现阶段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活跃度非常低。
三、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制度不完善
1.市场标准不统一
虽然我国区域性的环境交易所林立,但没有制定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标准,各地交易所的业务类型和重心也不相同。
北京环境交易所开发制定的“熊猫标准”主要针对农林项目的VER方面;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则主要关注传统项目的管理和标准制定,即合同能源管理、
节能减排和环保技术及相关资产的交易等;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的碳排放权交易标准则侧重于
水泥、
钢铁、
电力、通信等产业。由于各地环境交易所的差异化发展,目前没有一个共同的碳排放权交易标准。
2.缺乏相应的技术规范
企业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核算与报告是碳排放总量控制和配额交易的重要环节,但我国只有针对国家和城市级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和报告的相关规范或规定,企业级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还没有出台具体的规定,不利于企业碳排放量的监测、报告与核查。
3.市场运行规则不统一
现阶段,北京、上海和广东等地启动的基于总量控制和配额交易的碳排放交易体系,在市场参与者界定、配额分配和定价机制、履约方式、责任义务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规定,各地都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试图推出地方特色的碳排放权交易规则。
4.缺乏针对碳排放交易的会计准则
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立势必对企业的经营环境产生重大影响,企业财务应及时对这一变化做出正确反应,以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帮助投资者和企业管理者进行决策。但我国并没有针对碳排放权交易的会计处理而出台任何会计规范或指导意见,从而导致会计实务存在一定的混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