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近日发布的《2015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系列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工业经济增长有所放缓,工业能源消费增速回落,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较快,完成年度
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几无悬念。展望2015年,在工业经济增长“新常态”下,
节能减排压力有所缓解,“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有望完成。
2014年4月23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分组审议国务院关于节能减排工作情况的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中普遍认为,“十二五”节能减排多项约束性指标进展滞后,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强化节能减排硬约束,建立更加严格的考核问责制度,确保“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如期完成。
2014年5月,国务院印发的《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提出了2014、2015年节能减排降碳的具体目标。2014-2015年,我国将努力实现单位GDP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逐年下降3.9%、2%、2%、2%、5%以上,单位GDP二氧化
碳排放量两年分别下降4%、3.5%以上。
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副司长吕文斌在解读《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时曾表示,按照目前的形势来看,“十二五”后两年的节能减排难度比较大。要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后两年单位GDP能耗须年均降低3.9%以上,氮氧化物排放量须年均下降4.2%以上,远高于前三年平均降幅。要坚持用“铁规”和“铁腕”推进节能减排,确保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
2014年9月24日,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通报《2014年上半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指标公报》时表示,根据有关规定,环保部组织对2014年上半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情况进行了核查核算。结果表明,2014年上半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1172.2万吨,同比下降2.26%;氨氮排放总量122.5万吨,同比下降2.67%;二氧化硫排放总量1037.2万吨,同比下降1.87%;氮氧化物排放总量1099.5万吨,同比下降5.82%,其中,氮氧化物减排创造了“十二五”以来最好成绩,也为全面完成“十二五”减排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14年节能减排取得‘十二五’以来的最大进展。”谈及节能减排工作取得的成果,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在近日召开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表示,2014年国家发改委认真落实“大气十条”,研究制定推行环境污染
第三方治理的意见,加快推进机动车污染综合防治。支持重点流域污染治理、非电行业脱硝示范、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等重大工程。加快环保产业发展。不少地方环境监管能力和水平有了较大提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