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加大科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1997-1999 年, 中国CO2 排放量累计下降6.53% 的主要驱动因素是工业部门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而深层原因可能是研发经费支出大幅提高所推动的技术进步和工业企业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因此,面对我国第二产业主导的现状,在重工业的高耗能行业部门,推进生产技术的进步,实现生产部门能源强度的下降,可以有效减少
碳排放量。
第二、政府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
节能减排政策。在保持经济一定增长速度的前提下,适当控制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避免过快发展速度带来的对环境的极度破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同时制定经济发展转型战略,实现低碳转型,选择节能为主,发展清洁能源为辅的转型战略。
第三、通过碳排放国别账户实现碳排放预算在各国间的合理分配。首先通过人均相等的原则界定各国历史累积
排放权和未来初始排放权,对全球碳排放预算在国别间进行初始分配;其次,根据国别排放预算和实际排放量的等因素的变化,对账户进行动态核算。碳排放国别账户的设立有助于限制和规划世界总体的碳排放量,使碳排放量具有计划性和可控制性,对于碳排放量超出预算范围的国家,可以通过排放权的交易,买入排放账户盈余的国家的排放权,从而在不增加全球总排放量的基础上,满足自身需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