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军红委员建议,上海作为我国外贸的前沿窗口,有必要加强研究,积极培育碳核算和
碳交易结构,引领生产性服务业新方向。建议:①提升
碳管理人才的水平,加强上海高校研究所的合作,构建师资队伍。加强国际合作,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碳管理人才。②促进
第三方机构的发展和管理,制定
政策鼓励上海相关企业培育、引入
核查机构和碳经济商,确保行业规范化管理。③完善碳核算标准,建立
碳排放数据库,由主管部门负责碳排放数据库的建设和运营,运作数据库等规则。④加强碳数据库建设,推动
碳足迹公共数据服务,鼓励社会资本投资碳足迹背景数据库,丰富碳足迹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