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民航局:用生物航煤替代化石燃料是推进全球航空运输业于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的有效途径之一

2024-1-30 10:59 来源: 中国能源报 |作者: 渠沛然

国家民航局有关工作人员表示,用生物航煤替代化石燃料是推进全球航空运输业于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的有效途径之一。

日前,河南省君恒实业集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君恒生物”)生产的生物航煤通过中国民航局适航认证,并可投入商业使用。君恒生物也成为我国首个获得可持续航空燃料适航证书的民营企业。

国家民航局有关工作人员表示,用生物航煤替代化石燃料是推进全球航空运输业于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的有效途径之一。当前,包括空客、波音等全球主要的航空产业链企业,均在向“绿”转型,预计到2030年生物航煤的市场规模将超过1800万吨,价值达数百亿美元。

“民企能够获得技术含量这么高的适航证非常不易。整体来看,目前国内生物航煤发展刚刚起步,经济性和相关技术制约仍待破解,也更需要顶层规划设计和产业政策能够扶一把。”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特种油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冀星说。

适航证颇具含金量

生物航煤是可持续生物燃料的一种,利用“餐饮废油”、农林废弃物为原料,经过水洗、去杂、加氢脱氧、异构化一道道复杂技术工艺处理工序,摇身一变为生物航煤。

与传统石油基航煤相比,生物航煤在全生命周期二氧化碳排放可减少50%以上,最高可以达到85%。隆众资讯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航煤年消费量约 3300 万吨,若全部以生物航煤替代,一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 5500 万吨,相当于植树近5亿棵,或者超过3000万辆轿车停开一年。

与矿物航煤不同,“地沟油”存在杂质多、酸值高、含盐量大等诸多问题,需要不断地裂化、提纯、去杂质。这使得生物航煤金属质量指标的控制难度提升了好几个等级。由于生物航煤技术含量颇高,目前国内仅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和君恒生物获得了适航证书。

“很多‘国家队’企业都没有成功,此次民企首吃可持续生物燃料的‘螃蟹’,说明我们民营企业创新能力很强。”

当前,中国在航空燃料清洁化方面也跟上了全球统一大市场的步伐。“在这个非常具有前沿性的行业中,我们的生物航煤应用步调与国际步伐几乎一致。”冀星说。

中国民航局适航审定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君恒生物的加入不仅保障了未来生物燃煤的供应,也为解决原料、生产炼制和可持续认证等方面的短板,赢得航空能源变革发展的主动权贡献了中国方案。

仍需迈过“经济槛”

《“十四五”民航绿色发展专项规划》也明确提出,力争到 2025 年生物航煤用量达到 5 万吨,但这也意味着到 2025年,我国生物航煤用量也只占航煤总量的0.17%。

不仅全球生物航煤的产量尚不足飞机燃料总需求量的0.2%,且生物航煤的售价高于传统航空燃料价格。

“航空供应链准入门槛和稳定性要求高。由于生物航煤刚刚起步,其原料的可用性、技术的经济性和可持续性仍是航空燃料商业化的主要挑战。”冀星说。

在冀星看来,制约生物航煤大规模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技术要求高,二是投入成本大。

适航证书“含金量高”就意味着技术要求高,也就意味着更高的成本投入。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党委书记莫鼎革指出,原料收集、生产、运输等一系列成本的叠加,也导致现阶段生物航煤的总生产成本是传统航油的3至4倍。

“虽然短时间内,生物航煤的价格很难与传统航煤竞争,但随着国际生物航煤市场的变化,中国的生物航煤市场在未来必然会有显著的变化。生物航煤应用已是大势所趋,这一点不会改变。”冀星说,“相信随着政策支持,生物航煤生产和使用规模将越来越大,那时经济性也将不断凸显,价格也会逐步下降。”

政策还需扶一把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我国生物航煤产业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解决生产成本高、原料供应难、缺乏产业政策支持等问题,从全球各国发展生物航煤的路线图看,政策支持是关键一步。需要从国家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强化政策支持和产业扶持,引导推动加快构建生物航煤研发、生产、应用、推广的全产业链。

“目前生物航煤没有独立的国家标准,也没有配套的财税和海关政策,相关产业政策基本空白。这就像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孩子,因为缺少‘政策口粮’而长不好身体,耽误了发展良机。要加快完善机场生物航煤配套设施,出台相关应用标准,降低生物航煤运输、储存和加注环节成本。”冀星表示。

业内人士普遍表示,政府可以通过实施激励措施和针对环境效益补偿机制为航空公司购买燃料弥补差价。此外,不单一布局生物航煤,而是将生物低碳能源作为产业整体布局,可以更有效地降低生物能源的成本,提高整个产业的利润。

莫鼎革建议,我国要推动建立生物航煤全产业链发展。一方面,应由地方政府牵头健全废弃油脂回收网络,强化市场监管,推动区域规模化收集和集中化处理;同时,鼓励行业龙头企业牵头,联合生产企业、销售企业、航空公司、废弃油脂回收方及航空器制造企业等相关方,以市场化方式联合投资生物航煤项目,形成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在顶层规划设计和产业政策方面,要加强对生物航煤产业中长期规划和针对性支持,“如通过财政基金、绿色基金、绿色债券、绿色信贷等渠道,加大对生物航煤项目的投资支持力度。”

冀星表示,生物航煤产业发展起点高、难度大,但其兼具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未来一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