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河北省率先开发森林、草原、湿地、景区等降碳产品,累计完成降
碳交易6099万元,占全省83%。”1月29日,承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中亮出的这一成绩令与会代表振奋。
作为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和京津冀西北部重要生态环境支撑区,过去一年,承德抢抓被列为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的契机,坚决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不断探索生态资源和生态产品价值的转化实现方式,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
2023年,承德的生态价值核算体系进一步完善。承德在原有森林固碳、风电、光伏、超低能耗建筑等降碳产品
方法学基础上,从生态系统固碳、生活低碳、生产工艺减碳等多个方面发力,初步构建起降碳产品价值标准化核算体系。草原、湿地、景区3个降碳产品方法学已印发实施,成为全省标准。
进一步摸清生态资源家底。承德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合作,对生态产品价值进行核算。全市森林、草原、湿地资源年可涵养水源32.7亿立方米、保育土壤8883.8万吨、固碳712.5万吨、释放氧气586.2万吨,资产总价值达5019.2亿元,生态产品价值全省最高。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华东调查规划设计院合作,对全市国有林场森林资源进行摸底,确定碳层划分和监测点位,完成覆盖全域12个优质树种的108个监测点位布设。按现行方法学测算,全市可计算固碳产品的林地面积为2644万亩,固碳产品总量达8698.84万吨,总量全省第一。
标准化核算体系和详尽的生态资源家底,为承德加快推进
碳汇产品交易打下坚实基础。承德与
北京绿交所、生态环境部气候履约处进行对接,全力推动塞罕坝生态开发集团争列
ccer(国家核证自愿
减排量)核证机构。加大塞罕坝生态开发集团与中国宝武
钢铁集团、华宝证券全面合作,根据签订的《减排量购买和交易协议》,约定2024年12月31日前完成首期50万吨碳汇交易,预计可产生2500万元收益;2025年到2038年,每年交易不低于30万吨。
今年,承德将抢抓“双碳”战略机遇,促进多渠道生态价值实现。探索流域横向补偿、固碳产品转化等路径,启动集体林碳汇开发,拓展草原湿地、景区景点、光伏项目碳汇核算。鼓励发展排污权抵押贷款、
碳配额贷款等绿色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