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解析】低碳的欧洲实践

2015-1-12 09:03 来源: 国际金融报 |作者: 姚以镜

(低碳的欧洲实践)英国:环保先驱


  英国:环保先驱

  而英国在低碳环保方面的创新远不止电话亭改造。

  2011年,英国一家环保工厂就将目光放到了人们用过的卫生用品上。据估算,一个英国孩子在学会自己上厕所之前,平均要用掉6000片尿不湿,加上成人尿不湿和女士卫生用品,英国一年产生的一次性卫生用品垃圾多达100万吨。如果采用填埋的方式处理,一片尿不湿需要近500年才能降解。

  据英国《每日邮报》介绍,上述新型环保工厂主要从卫生间、医院、养老院和幼儿园回收一次性卫生用品垃圾,利用高科技工艺对其进行消毒、分类等处理后,从中提取出纤维和塑料,用于生产建筑用屋瓦、软管等。这一技术预计每年能回收再利用3.6万吨一次性卫生用品所产生的垃圾,有望减少2.2万吨温室气体,相当于减少7500辆汽车的排放量。

  有意思的是,英国人还把低碳环保的主意打到了死人身上。

  墓地紧张是困扰当代英国大城市的社会问题。1994年,墓园管理者们就预见到伦敦的墓地资源将在未来二三十年内告急。2009年,为了解决伦敦面临的墓地资源紧张问题,伦敦政府提出试行“双层墓穴”政策,即将老墓地的主人遗体挖出、深埋,然后在原址引入新的主人。这项改造设计挖深原有墓穴,深埋原有棺木,继而腾出空间,在上层加修新墓穴,新铭文将直接加在原有墓碑上。已经损坏或是不重要的墓碑将予拆除,墓碑重修后只写新的铭文。这是一项听上去似乎不可思议的政策,但大部分伦敦市民都表示理解。

  随着时代变迁,环境保护意识也更多介入生活的方方面面,越来越多的英国人开始关注绿色葬礼。

  以前,英国每年举行的常规葬礼中要焚毁43.7万口用珍贵硬木制作的棺材。这些木材被砍伐后要绕大半个地球运到英国再制成棺材,焚烧过程也会向大气中释放不少有害气体和温室气体。现在,英国几乎每个火葬场都提供纸板棺材,有的火葬场还会因为纸板棺材在火化中消耗较少能源而减少收费。不喜欢纸板棺材的还可以选择不含任何化学成分的竹制灵柩、用布满苔藓的柳条编制的灵柩,甚至麻袋。注重外表的人还可以考虑在纸板棺材或其他材料的棺材之外套上传统的橡木灵柩,死者家庭只需付纸板棺材的费用,外棺可以免费借用,并可重复利用。火葬场还提供用竹子、芦苇、木材、玻璃陶瓷等材料制作的骨灰盒盛放骨灰。

  还有许多英国人选择海上环保葬礼作为自己的最终归宿。海上葬礼是用棉布单包裹逝者的遗体,放入一个胶合板棺木,再用水泥密封。逝者的亲朋好友一起乘船出海,在指定海域把棺木缓缓放入大海。最后,参加葬礼的亲朋一起举杯,饮用逝者生前最喜欢的酒。据介绍,这种方式十分环保,因为葬礼中采用的所有材料都可以自行分解消失:棉布单包裹可降解;棺木所用船用胶合板36至40个月后可完全分解;用于密封和加重的水泥可以在咸水作用下分解,不会污染海洋。

  此外,自然掩埋也是绿色葬礼的一种选择。1994年,英国自然死亡中心就成立了自然掩埋地协会,提供绿色墓地。这些墓地由地方政府、农民和慈善组织经营管理,平均埋葬花费为650英镑。选择天然墓地举行的绿色葬礼可简可繁,简单的可以将死者包入裹尸布直接入土,复杂的可以采用整套宗教仪式。绿色墓地通常尽量保持自然野趣以维持生物多样性,土地也受到保护不予开发。坟墓一般没有标志,而由亲属栽种的纪念树或野花代替墓碑。

  事实上,英国是世界上首先提出发展低碳经济、将低碳经济作为国家战略,并制定了发展低碳经济路线图及相关政策措施的国家。早在2003年,英国政府就发表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首次提出“将实现低碳经济作为能源战略的首要目标”。2009年7月,英国又发布了《英国低碳转型计划》,以及《可再生能源战略》、《低碳工业战略》、《低碳交通计划》三个配套文件。英国认为,21世纪将是低碳经济的时代,宣布到2050年从根本上变成一个低碳经济国家,到2050年将英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消减80%(在1990年基础上),不仅要通过发展、应用和输出低碳技术创造新的商机和就业机会,而且要在支持世界各国向低碳经济转型发展方面成为世界的先导。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