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解析】低碳的欧洲实践

2015-1-12 09:03 来源: 国际金融报 |作者: 姚以镜

(低碳的欧洲实践)瑞士:节省至上


  瑞士:节省至上

  另一个不得不提的低碳国度就是瑞士。瑞士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生活水准最高的国家之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但就是这样一个国家,自1291年建国以来,就以亲近自然为社会发展原则,全体国民以一种不求奢华、不讲排场,重实用、讲实惠的心态节俭地生活。瑞士也是最早提出环保、低碳概念并身体力行的国家之一。可以说,瑞士人从骨子里就很“低碳”。

  “我们没有资源,有的只是一双手。”这是崇尚自然和简单生活的瑞士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的确,那里的人们去超市购物用的包装袋是纸袋;家庭日常用的洗涤制品大都是先买简装的,回家后再分装到事先准备好的旧瓶子里继续用;家庭垃圾自觉地按玻璃瓶、塑料品、旧报纸和无用废物分类,再分别装入扎口的塑料袋中,以便统一回收处理。他们还把过时的旧物放在家门口,以供有需要的人使用。

  绿色和低碳已成为瑞士人的生活方式与态度。在欧洲,瑞士人煮鸡蛋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故事讲的是瑞士人为推广一种节约能源的办法,曾在全国各地开办了一种奇特的新法煮鸡蛋训练班。该办法其实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就是在深平底锅里放一厘米深的冷水,把一只鸡蛋放进锅里,水沸腾后立即关掉电源,让余热把鸡蛋煮熟,这样可节省一半电能。这个故事令人难以置信,那么富有的瑞士人怎么会如此抠门呢?然而,这确实是瑞士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如果每个国家都能效仿瑞士人煮鸡蛋,那将会节省多少能源?

  除了日常生活,瑞士人在大的方面更是不含糊。比如清洁可再生的“地热源”概念,就是瑞士人Zoelly在1912年最先提出来的。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如今的地源热泵技术应用已经惠及全世界,并成为瑞士供热市场中的主流设备。热泵技术也由过去单一的地热源,发展为除地源热泵之外,空气源热泵、海水源热泵、水源热泵等几类。据有关专家介绍,预计到2025年,瑞士的热泵应用将达到40万套,仅此一项每年可为瑞士减少约400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而去瑞士等北欧国家体验低碳生活,也成了一种时尚。

  一下飞机,你就能感受到自然和技术的紧密结合。在苏黎世机场,机场跑道旁边就是一个面积约为0.74平方公里的自然保护区,而位于机场周围的数个自然保护区则构成了该地区第二大湿地,这里生长着许多珍稀植物,还栖息着众多受保护的动物。雨水则被收集起来用于冲洗厕所。此外,受益于先进的水净化和处理系统,苏黎世1200个喷泉里流出的水全部达到了饮用水标准,苏黎世因此也被评为全球“生活质量最高的城市”。

  位于阿尔卑斯山的圣莫里茨则专门开发了“清洁能源游”,游客可以乘坐缆车,途经一座风车,前去参观多家使用替代性供热系统的宾馆。圣莫里茨的泉水是瑞士海拔最高的医疗泉水。这些具有医疗效果的天然碳酸盐矿物质水使圣莫里茨几千年前就成为一个疗养胜地。

  在洛迦诺电影节的故乡,宾馆充分利用当地日照时间长的优势,使用太阳能作为酒店的供热和电力系统能源。在联合国生态保护区、著名旅游城市琉森,每时每刻都可以感受到“人们的利益、环境、工业、旅游业和社会的需要均以一种平衡的方式得到发展”,正是凭借在环保、低碳政策方面的不懈努力,琉森赢得了“欧洲能源金奖”,并被评为联合国生态圈保护区。

  瑞士最南端的提契诺州则是一个有着众多反差的州。在不足100公里的范围内,既有湖滨城市的温和气候和婀娜多姿的棕榈树,又有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和冰雪覆盖的冰河。在提契诺州,最酷最拉风的旅行方式,就是租一辆单车,骑行山水间。同样,对于游客和当地人来说,在这里,徒步也是一种亲近自然的方式。

  此外,瑞士吸引眼球的还有伯尔尼纳快车。伯尔尼纳线路于1910年投入运行,该线路放弃蒸汽机车,直接使用了电力机车,电力则是来自于水力发电,做到了100%的环保。红色的火车十分亮眼,与周围的景色也是交相辉映。旗舰列车是伯尔尼纳快车观景列车:旅客乘坐该列车从库尔冰河出发前往棕榈树摇曳的蒂拉诺,全程历时4个小时,沿途穿越3个语言区,跨越196座桥梁,穿越55个隧道。2008年,这条线路也与Albula线路一同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纪遗产名录。

  事实上,自瑞士旅游系列主题年开展以来,瑞士作为动感十足的户外运动天堂和完美的家庭旅行度假胜地形象已深入人心,与此相关的主题线路和深度游产品在市场上日趋成熟。“低碳和油画般的美丽是客人们对瑞士的一致印象。”上海一家旅行社工作人员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低碳旅行已经成为了越来越时尚的新型旅行方式,许多景点也都从行、食、住、购、游方面对游客进行“低碳倡导”。
1234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