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年世界经济
论坛年会在达沃斯召开。此次论坛顺应目前全球热点,重点关注极端气候,以及减少化石能源使用。达沃斯论坛期间发布的报告称,极端气候将带来12.5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12亿人口恐成“气候难民”。世界气象组织也确认,2023年,全球许多极端气候事件都打破历史纪录,而2024年可能比2023年还要热。
极端气候对我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已经不言自明。笔者所在的
北京,去年遭遇了创纪录高温、降雨山洪和降雪冰冻等极端天气。同样的情况,在全世界也不新鲜。地球上的每个人,都在切身经历气候变化的挑战。对于能源
化工行业来说,行业既是气候变化的责任人,又不能不是极端气候的受害者。比如,2023年,一向干旱,甚至全国没有地表河流的沙特阿拉伯发生了四次大规模山洪。那么,对于在沙特经营的能化企业来说,要不要考虑增设防止山洪的设施呢?2023年,欧洲化工
运输命脉莱茵河时而洪水、时而干旱,航运一直不畅,甚至成为欧洲化工产品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未来,在莱茵河流域投资是否还有利可图?愈演愈烈的极端气候很可能将使能化行业的生产经营模式发生变化。
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参与者,能化行业有责任切实地降低
碳排放,延缓气候变化的发展进程。其中,减少化石能源使用,不仅是这次达沃斯论坛的要求,也是近年多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各界的共识,甚至包括跨国能化行业巨头。目前,为应对气候变化,全球能化行业或出于主动求变,或出于被动自救,都在进行减碳技术的探索。另外,极端气候频发,也会造成对部分能化产品的需求增长。可以说,未来的数十年内,即使能化行业不完全抛弃化石能源,全球能化行业都会将应对极端气候作为其发展的重要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