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京都议定书》的发起和倡导国,也是世界上能源消耗最大的国家之一。2004年,日本消耗
电力超过8,5000亿度电,而日本2003年的电力生产就达到10,376.70亿度。由于国内能源资源匮乏,日本一直重视能源的多样化,投入巨资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光能、氢能、燃料电池等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并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日本半数以上电力需求还是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的火力发电来满足。2002年日本二氧化碳的总排放量为12.05亿吨,占全球总排放量的5%。
1996年7月,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Keidanren)建立了一个以自愿加入为基础的气候变
化工业行动计划,即『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自愿行动计划(Keidanren Voluntary Action Plan,KVAP)』。这个计划在1997年基本上覆盖了日本82%以上工业排放和34个工业领域,要求工业和能源行业要在2012年
减排至低于1990年的排放水平。联合会在2004年初步测算出,如果没有自愿行动计划,日本工业的排放水平会比1990水平多出3,8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参与这个计划的日本公司可以使用CERs来抵扣其减排指标,可以购买清洁发展机制(
CDM)或联合履约(JI)项目的
碳信用,因此,日本公司对CDM
市场具有强烈的兴趣。
日本的《京都议定书》目标是2008-2012年间的第一阶段,将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削减6%。为此,日本于1997年12月成立了由内阁大臣组成的‘全球变暖预防总部办公室’,负责日本气候变化
政策的协调与执行,根据《京都议定书》的承诺义务,为减缓全球变暖制定专门的有效地措施。该办公室于1998年6月起草了《阻止全球变暖措施指南》,并于2002年3月得到日本政府的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