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福建省适应气候变化方案的通知【闽发改区域〔2014〕833号】《福建省适应气候变化方案》全文细则发布

2015-1-13 21:56 来源: 福建发改委

《福建省适应气候变化方案》——重点任务


  三、重点任务

  (一)基础设施

  1、加强风险管理。加快建立以“数字福建”平台为依托的气候变化风险评估与信息共享机制,制定实施灾害风险管理措施和应对方案,开展应对方案的可行性论证,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在项目申请报告或规划内的“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等篇章中,考虑将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单独进行分析。积极开展气候变化对城市生命线系统及重大工程的影响评估。

  2、提高防护标准。严格执行国家根据气候条件变化修订的基础设施设计建设、运行调度和养护维修技术标准。针对暴雨增强等影响,对有关重大水利工程、城市排水防涝工程进行必要的安全复核。严格执行国家根据气温、水分、风力、冰雪灾害等的变化修订的铁路、公路路基、输电线路和设施等的建设标准。充分考虑台风强度增强及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等的影响,提高核电、风电等设施的建设标准。根据海平面上升、海水倒灌、咸潮上溯等变化情况,提高海堤等相关防护设施建设标准。

  3、完善灾害应急系统。建立和完善保障重大基础设施正常运行的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系统。向大中型水利工程提供暴雨、旱涝、风暴潮和海浪等预警,向通信及输电系统提供高温、冰雪、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预警,向城市生命线系统提供内涝、高温、冰冻的动态信息和温度剧变的预警,向交通运输和海洋渔业等部门提供台风、雷电、浓雾、暴雨、洪水、冰雪、风暴潮、海浪等灾害的预警等。完善相应的灾害应急响应体系。

  (二)农业

  1、提高种植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抓好农田基本建设,持续推进山垅田复垦,加强抛荒治理,提高山垅田综合生产能力。加强水土保持,保护土地肥力。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增施商品有机肥,增加红黄壤土地肥力。调整种植结构,优化农作物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精致农业和生态农业,推广节水灌溉、保护性耕作等适应技术,加强农民适应技术培训。实施农业“五新”工程,在培育推广水稻高产优质品种的同时,加强品质好、产量高、适应性强的特色果(茶)优良作物新品种的培育,有计划地培育和选用抗旱、抗涝、抗高温、抗冻害、抗病虫害、抗倒伏等抗逆品种,建立抗逆品种基因库与救灾种子库。加强有害生物和病虫害的统防统治,推广普及绿色防控与灾后补救技术。进一步优化农业环境及气象观测站网布局,提高农业气象服务和灾害天气的预报预警能力。

  2、提高畜牧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根据江河流域饲养密度和水体、土地消纳粪污能力,科学调整畜禽养殖业发展布局,控制生猪养殖总量,发展家禽产业,提升牛羊兔草食动物发展比重,推广生态环保型养殖模式,推进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小区)建设,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实现农牧结合、种养平衡。加强对气候变化诱发的动物疫病的监测、预警和防控,完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提高应急防控能力。

  3、提高渔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针对台风、风暴潮等灾害影响,科学合理利用水域、滩涂,大力发展设施渔业,加快标准化池塘、浅海设施养殖、工厂化养殖等设施渔业基地建设。推广高效、生态、安全的海水养殖模式,重点建设霞浦、福清、漳浦、东山等重点设施养殖基地,漳州、莆田等立体化生态养殖示范基地以及南日岛等一批海洋牧场。合理调整水产养殖品种、密度、饲养周期,加强水环境保护、鱼病防控和泛塘预警,推进生态健康养殖。加快渔港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所有渔船就近避风。大力实施海洋捕捞渔船升级改造工程,拓展远洋渔业捕捞区域,加强防台风等预警,提升远洋渔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三)水资源

  1、加强水生态保护。落实《福建省水功能区划》,建立和完善河道岸线和河岸生态保护、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地下水保护“三条蓝线”以及规划水资源论证、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等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实施主要江河流域“河长制”,加强乱占乱建、乱排乱倒、乱采砂、乱截流“四乱”问题整治,提高水环境应急事件处置能力。加大节水型社会建设,抓好莆田、南平、长汀等水生态文明试点示范。落实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制度,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保障水源地水质安全。开展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监测预警。到2020年,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95%以上。

  2、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防洪薄弱环节建设,着力实施“五江一溪”防洪工程及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闸)除险加固等工程。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快建设平潭及闽江口水资源配置工程和长泰枋洋、罗源霍口、宁德上白石等一批大型水库,以及宁德官昌、莆田乌溪、德化彭村、长汀荣丰、明溪黄沙坑等一批中型水库及烟区水源工程,有效缓解资源性、工程性缺水问题。夯实农田水利基础,重点抓好龙岩、三明、漳浦朝阳、浦城南浦等4处大型灌区与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农村饮水安全任务,启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拾遗补缺和提质增效工程。大力推进雨洪、再生水、海水等非传统水资源利用,在沿海缺水城市以及平潭、古雷等沿海岛屿和突出部地区建设一批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工程。

  3、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深入推广“长汀经验”,坚持治理与致富、治理与美化、治理与持续、治理与预防有机结合,以小流域、坡耕地、崩岗治理为重点,持续推进原中央苏区县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小流域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等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以及22个水土流失重点县、100个水土流失重点乡镇等省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项目,积极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鼓励引导茶园套种阔叶林,依法禁止在坡度25度以上的陡坡地以及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的地区新开垦茶园,对坡度过陡且无法进行生态改造的茶园实施“退茶还林”。在一些生态脆弱地区实施“退果还林”。加强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进一步整顿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巩固“青山挂白”治理成果。到2020年,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115万亩以上。

  4、健全防汛抗旱体系。落实“预警到乡、预案到村、责任到人”工作机制,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省、市、县、乡、村五级灾害应急预案制度,修订防汛防台风预案和各类应急抢险预案,加强防汛物资储备和抢险队伍建设。加强防洪(潮)排涝、山洪灾害防治等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夯实防汛工程防御基础。积极推进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建设,升级改造省级防汛抗旱指挥决策系统和水库防洪调度系统。不断完善防汛抗旱应急机制,加强汛情监测,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提升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及指挥能力。

  (四)林业及其他生态系统

  1、持续推进植树造林。完善林业建设规划,深入实施“四绿”工程,加强城市近郊型森林公园、绿道、片林和环城林带建设;积极开展村旁、宅旁、水旁、路旁和宜林荒山荒地绿化美化;大力推进高速公路、国省道、铁路等交通干线两侧及一重山造林绿化;持续推进沿海防护林体系、重点流域防护林体系、生态公益林等大型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保持在65.95%以上,森林蓄积量达到6.08亿立方米以上。

  2、实施森林质量提升工程。加强林木良种选育和应用力度,加快杉木三代等良种壮苗基地建设,大幅提高良种的供苗率和使用率。加快低效林改造,采取树种更替、补植套种、封山育林等多种措施,提高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的面积和比重,改善林分结构。健全森林抚育经营管理体制,加大中幼林抚育力度,加强抚育间伐管理,改善林木生长环境,提高森林质量和林地生产力。科学调整天然林地和人工林地结构,加强生态公益林保护,构建健康稳定、抗逆性强的森林生态系统。提高生物防火带密度,完善森林火险预警监测体系,进一步提高森林火灾防控能力。加强森林病虫鼠害监测预警工作,防控外来有害生物入侵,提升森林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和生态环境承载力。

  3、加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监测评估。加大投入,完善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监测站网,配套建设气象站、碳通量塔及大气环境监测场等生态服务功能的基础设备。加强气候变化对林业影响的监测评估,开展对不同功能区典型的森林植被定位观测系统的各项生态因子的机理研究和监测,科学评价全省森林生态效益和生态建设成效,建立森林生态环境动态评价、监测和预警体系。到2015年,基本形成涵盖20个定位监测站(不含国家级监测站)的监测和研究网络。

  4、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重要湿地保护。划定县级以上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红线,维持关键物种、生态系统生存的必需面积,保护我省生物多样性。加快建立完善武夷山脉、鹫峰山-戴云山-博平岭、闽江流域等自然保护区群网,重点实施对江河源头森林植被、典型生态系统、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等关键区域的抢救性保护。加强重要湿地保护,加大漳江口、九龙江口、泉州湾、兴化湾、闽江口、三沙湾、福宁湾等河口、港湾湿地的保护和修复,建立一批红树林湿地生态保护区和湿地公园,维护天然湿地的重要生态功能,推进滨海湿地固碳示范区建设。

  (五)旅游业

  1、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旅游景区开发、酒店建设等项目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污染物集中处理制度,合理确定景区游客容量,加强环境敏感区实景演艺活动的管理。采取必要的保护性措施,防止水、热、雨、雪等气候条件变化造成旅游资源进一步恶化,加强对受气候变化威胁的风景名胜资源及濒危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

  2、合理调整旅游业。把握气候变化条件下新的旅游市场需求特征,调整旅游设施建设与项目设计,开辟和增加沿海、山区、林区等避暑旅游场地,大力发展以回归自然与保护生态为特征的知识型生态旅游。积极挖掘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朱子文化、茶文化等的深刻内涵,推动特色民俗、文化表演、时尚休闲、展览展会、美食购物等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小业态的创新性发展。整合丰富的岛、景、渔和海洋文化等资源,提升滨海城市服务功能,增强滨海旅游等自然依托型业态的应对能力。改进旅游设施和信息服务,建立旅游场所应对极端天气及次生灾害的预警机制,加强防范措施,完善突发事件处置办法,提高旅游场所和设施的安全度。

  (六)人体健康

  1、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大对公共卫生的投入,加快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和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完善相关卫生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救治设施配置和技术储备,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修订居室环境调控标准和工作环境保护标准。加强健康教育,普及适应气候变化健康保护知识和应对极端气候应急防护技能,增强公众自我保护意识。加强饮用水卫生监测和安全保障服务。

  2、开展监测评估和公共信息服务。根据台风、高温、洪涝和海洋赤潮多发的特点,开展气候变化对敏感脆弱人群健康的影响评估。加强肠道传染病(霍乱、伤寒副伤寒等)、虫媒传染病(疟疾、乙型脑炎)、生活接触易于传播传染病(如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水疱脚皮炎、皮肤糜烂性溃疡等)等的防控。建立和完善对气候变化敏感的疾病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和公众信息发布机制,提高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影响的预警能力。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