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排光伏发电板横亘于沙漠边缘,光伏板下克服艰难生长条件的沙地植物、高附加值药材牢牢扎根于沙地,迎风茁壮生长。从黄沙漫漫的苍茫大漠,到树木葱茏的绿意美景,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正让这片草原变得生机盎然。
《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建设银行
内蒙古自治区分行精准投放信贷资金,为包头市光炽太阳能有限责任公司批复11.9亿元基本建设贷款额度,目前已成功投放绿色信贷8.6亿元。该公司土默特右旗土地治理暨“农光互补”30万千瓦光伏示范项目建成后,每年可
减排二氧化碳42.81万吨。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发展绿色金融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绿色金融“三大功能”正在显现,“五大支柱”初步形成,绿色金融
市场蓬勃发展,产品创新不断涌现,为做好“绿色金融”这篇大文章奠定了良好基础。
绿色金融标准体系逐步完善
2023年以来,我国绿色产业、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领域相关标准陆续出台,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顶层设计不断完善,为市场主体和金融机构准确把握“绿色”内涵提供了相应遵循。
2023年3月,为更好地适应绿色发展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国家发改委组织修订《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发布《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23年版)》(征求意见稿),调整绿色产业目录的分类结构,并对具体绿色细分行业进行部分更新调整,降碳特色更加鲜明。9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绿色保险分类指引(2023年版)》,成为行业首个全面覆盖绿色保险产品、保险资金绿色投资、保险公司绿色运营的自律规范。11月,绿色债券标准委员会发布全市场首份存续期信息披露指引——《绿色债券存续期信息披露指南》,为绿色债券发行人及中介机构提供了绿色债券存续期信息披露方法参考。
此外,完善转型金融标准体系、做好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的有序有效衔接,也是值得关注的一大亮点。人民银行已牵头起草了煤电、
钢铁、建筑
建材、农业四个行业的转型金融标准,条件成熟时将公开征求意见。截至目前,全国已有湖州、重庆、天津、上海、
河北五地出台了地方转型金融目录或标准。
对此,业内专家表示,转型金融标准逐渐完善,能够促进金融机构积极创新,为企业提供更多元、更适配的转型金融服务,有利于提升企业低碳转型动力,加速走向低碳、可持续的未来。
绿色金融市场规模保持较高增速
2023年,人民银行将
碳减排支持工具延续实施至2024年末,并将部分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纳入工具支持范围;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延续实施至2023年末。结构性货币
政策工具激励有效,引导银行为具有显著碳减排效益的项目提供低成本融资。截至2023年末,两个工具余额分别为5410亿元、2748亿元,比年初增加2314亿元、1937亿元。
近年来,我国逐步形成以绿色贷款和绿色债券为主、多种绿色金融工具蓬勃发展的多层次绿色金融市场体系。其中,绿色信贷规模高质量增长。截至2023年末,我国绿色信贷余额约30.1万亿元,同比增长36.5%。
绿色债券市场稳健发展。在政策引导下,金融机构创新
碳中和债券、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等,加大直接融资对绿色发展的支持力度。截至2023年末,我国境内贴标绿色债券累计发行规模超3.4万亿元,存续规模1.9万亿元,同比增长31.8%。
全国各地推出多个“首单”“首例”绿色金融产品,绿色金融产品内容不断丰富。另外,转型金融和绿色保险市场规模也有所增长。
《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近日公布,将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首次以行政
法规的形式明确了碳
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具有里程碑意义。
2021年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上线交易,目前已经顺利完成两个履约周期,覆盖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1亿吨,纳入重点排放单位2257家,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两年多来,市场活跃度明显提升,第二个履约周期成交量比第一个履约周期增长19%,成交额增长89%。同时,碳价由启动时的每吨48元上涨至每吨80元左右,整体呈现平稳上涨态势。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表示,相较2022年,2023年碳价走高,标志着全国碳市场的价格发现机制作用初显。《条例》出台标志着我国对碳排放权交易的管理将有更加明确的法律依据,为推动碳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作为全国碳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期待已久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ccer),在暂停6年之后于今年1月重启,我国强制减排交易市场和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双市场并行的碳市场体系正式建立。
市场机构认为,随着国家对碳减排目标的持续强化和碳市场规则进一步完善,预计未来全国碳市场交易量将持续增长。随着更多行业加入,市场范围将进一步扩大,从而提高市场整体效率和碳减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