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自然资源部发布《2023年中国自然资源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显示,2023年,自然资源系统围绕“两统一”职责,坚持“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维护资源资产权益”工作定位,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各项工作取得可圈可点的新突破、新成效。
自然资源概况方面,《公报》显示,根据2022年度全国国土变更调查成果,全国共有耕地12758.0万公顷、园地2011.3万公顷、林地28354.6万公顷、草地26428.5万公顷、湿地2356.9万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3596.8万公顷、
交通运输用地1018.6万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3629.6万公顷。截至2022年年末,全国已发现矿产资源173种。2022年,我国地下水储存量520985.8亿立方米。
严守资源安全底线方面,《公报》显示,全国耕地总量连续净增长,实现了《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确定的18.65亿亩耕地保护目标,守住了耕地红线。2023年,全国地质勘查投入1105.0亿元,新发现非油气矿产地124处,圈定找矿远景区112个,提交可供商业勘查找矿靶区102个。2023年,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3668起,全年成功预报地质灾害427起,涉及可能伤亡人员5249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5亿元。
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方面,《公报》显示,截至2023年年末,除2017年已获批复的
北京、上海规划外,所有省级规划和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空间规划均已编制完成并上报国务院,其中
江苏、广东、
宁夏等17个省级规划已经国务院批复实施;全国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基本完成。全国和重点城市规划实施情况年度体检评估显示,2023年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面积分别保持在18.65亿亩和15.46亿亩以上,全国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稳定在315万平方公里以上。
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公报》显示,2023年,国有建设用地供应74.9万公顷,同比减少2.1%。全年出让国有建设用地25.5万公顷,同比下降17.1%;出让成交价款5.1万亿元,同比下降16.4%。截至2023年年末,全国现有探矿权12173个,全年新立探矿权459个,其中以“招拍挂”方式出让探矿权367个,占探矿权出让总量的80.0%。2023年,深入推进实施“十三五”以来部署的52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完成生态保护修复面积770多万公顷;支持沿海城市实施175个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共整治修复海岸线1680公里,滨海湿地5万多公顷。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截至2023年年末,
政策性金融投入资金累计达3500亿元。
维护资源资产权益方面,《公报》显示,重点区域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有序推进,完成上海崇明东滩国际重要湿地和武夷山、大熊猫国家公园自然资源登簿。完成9个海域、164个无居民海岛自然资源确权登记试点。截至2023年年末,全国共有21个自然保护地、1个国际重要湿地、26个河流湖泊、1个矿区等共计49个重点区域首次实现登簿。2023年,全国颁发不动产权证书6933.8万本,颁发不动产登记证明3020.2万本。全国累计办理带押过户业务11.6万件,涉及带押金额1600多亿元;1900多个县市实施“交地、交房即交证”改革,已颁发520多万本权证,惠及5.6万个项目、1200多万企业群众。
科技创新与国际合作方面,《公报》显示,2023年,自然资源领域标准制修订工作积极推进,共发布51项国家标准、156项行业标准,推动43项国家标准立项,下达198项行业标准计划。科技成果登记工作稳步开展,2023年共登记1226项科技成果,比上一年度增加47.4%。申请受理专利3927项,同比增长40.2%,本年专利授权数3450项,同比增长22.7%,获得科技奖项296项。自然资源和林草系统3人新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9人新入选国家级科技人才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