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张兴赢:全面提升早期预警能力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2024-3-4 11:17 来源: 第一财经

  今年全国两会,政协委员张兴赢将目光聚焦到全面提升早期预警能力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进我国地球综合观测系统建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引发健康风险等这些重大课题。张兴赢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主席团中国政府代表、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全球温室气体监测联合研究组专家。

  3月2日,70后张兴赢通过微信给一财记者传来两张名片,一张的职务是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另一张的职务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挂任期二年)。当然他还有一个重要的身份:全国政协委员。今年是他履职的第7个年头。

  从建议大气污染科学治理、关注生态公平和经济公平到地球观测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从因地制宜科学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科学施策,到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从聚焦农村地区防灾减灾、呼吁防范气候变化引发的巨灾风险,到推动城市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增强韧性,过去6年中,张兴赢的17份提案100%被立项、100%得到部委回函办理。

  2023年两会,他提出的关于加强城市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建设的提案,为国家在去年汛期应对极端强降水、极端高温冲击保障城市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具有预见性和针对性的建议。同年8月,生态环境部、中国气象局等八部门落实提案建议,联合开展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推进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

  “2023年是自1850年有记录以来全球最热一年,显著的温升造成了去年全球各地极端天气气候灾害事件频发,气候变化已成为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张兴赢说,面对逐年愈加频发的极端天气气候灾害事件,当前人类社会自救的最有效办法就是早期预警,只需提前24小时预警,灾害损失就能减少30%。预警可以挽救生命并提供至少10倍的投资回报。

  张兴赢介绍,中国是各类自然灾害频发的发展中大国,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核定,2023年我国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9544.4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直接经济损失3454.5亿元,与近5年均值相比上升12.6%。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并发、复合极端灾害事件带来的潜在级联影响加大,对早期预警系统深度和广度的需求日益增强。

  张兴赢在调研中发现,2015年以来我国逐步建立国家预警发布系统。然而当前在各类突发事件监测、预警、风险提示发布上还缺乏细化的法规、规章,传播渠道对预警信息传播责任也缺少法规约束。预警信息的“消息树”特别是“发令枪”作用还未完全发挥作用。他建议加快制定全民早期预警中国计划,健全完善预警信息发布法制和机制,利用5G小区广播、卫星通信、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新手段,建立健全快速、精准、高效、统一的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全面加强全民早期预警科技创新。

  同时,在已经成熟的中国气象和气候观测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谋划中国地球综合观测系统布局的研究与设计,制定中国地球综合观测系统发展战略,提升地球系统多圈层及其相互作用的综合监测效能。

  “当前,气候变化引发的健康风险正愈发凸显。”张兴赢对第一财经记者说,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健康影响,成为全球气候治理热门议题。研究表明,全球气温每升高1℃,登革热的潜在传染危险将增加31‰~47‰。

  他介绍,气候变化对我国人群健康影响的绝对量和增速均位居全球前列,通过对我国272个城市的研究显示,热浪导致死亡风险增加7%。天气骤变导致的心血管疾病、冠心病、中风、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呼吸系统疾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死亡风险分别增加14%、13%、12%、18%、4%、13%和10%。

  “当前气候变化对健康的影响还是一个新命题,在我国起步较晚。”张兴赢说,目前部门间协调机制尚未完全理顺,数据共享仍有壁垒,信息整合格局有待深化。

  张兴赢建议,建立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构成的气候变化健康风险应对部际协调工作机制,加强顶层设计与统筹谋划,形成工作合力。编制应对气候变化健康风险国家行动方案,统筹部署气候变化健康风险的监测预警。研究设立气候变化与人群健康重大科技专项,支持气候变化健康风险应对的基础研究、适应技术发展与试点示范等。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气候健康领域科普宣传与国际合作。深度参与国际治理和国际规则制定,主动引领和参与气候变化健康议题话语体系建设,增强国际影响力。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