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绿色发展着力点 转型金融供给提速

2024-3-18 10:57 来源: 中国经营网 |作者: 张漫游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2024年,“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写进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绿色发展路径进一步明晰。

  作为“五篇大文章”之一的绿色金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为助力绿色发展,《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相关市场化机制”。

  随着我国绿色低碳转型的不断推进,在一些重点领域出现了明显的资金缺口。《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以下简称“《目录》”)落地后,转型金融供给有望提速。

  明确绿色发展着力点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具体要推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面对绿色发展方向,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热议产业、能源等领域的绿色转型。

  如全国政协委员,民建重庆市委会副主委、重庆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任杨光建议,完善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低碳转型激励机制,同时通过设立专项科研项目、建立长江经济带农业碳汇数据共享平台等举措,提高农业碳汇测算和监控水平;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建议,要加快出台重点行业碳减排扶持政策,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

  展望未来,市场普遍认为,各领域绿色发展需求巨大。以制造业为例,今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发布了《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到2030年,主要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量达到5.1亿吨,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62%,电解铝使用可再生能源比例达到30%以上;各级绿色工厂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超过40%。到2035年,制造业绿色发展内生动力显著增强,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碳中和能力稳步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绿色低碳竞争优势凸显,绿色发展成为新型工业化的普遍形态。

  绿色低碳发展背后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自2020年,我国首次提出“3060”目标以来,金融支持绿色低碳转型的力度不断加大。中国人民银行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金融机构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达到30万亿元,且已经连续3年同比增速维持在20%以上,2023年更是连续4季度实现同比增速超35%,支持了包括风光发电、煤电灵活性改造等多种绿色低碳转型实践。

  绿色债券发行也迈上了新台阶,中国银行(601988.SH)研究院研究员平婧提供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已发行802只绿色债券,募集金额达到1.1万亿元,相关企业分布于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等行业,以央国企为主。

  随着我国绿色低碳转型的不断推进,在一些重点领域亦出现了明显的资金缺口。

  不仅是在制造业,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刘锋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由于绿色是未来的发展方向,除了产业领域,消费、社会、人文、健康等更广泛的领域也需要绿色发展,因此将调动更多的绿色金融资源参与其中。

  普华永道方面认为,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可以看出,绿色低碳发展未来将更多地利用市场化调动和激励社会各界的参与。碳减排专项再贷款、绿色贷款、绿色债券、气候融资试点、碳交易等多元化的绿色金融产品为低碳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随着碳排放核算、碳足迹管理、ESG标准等相关制度的完善,新的非债权类投资工具将被衍生开发出来,并大幅调动市场的积极性。同时,国内上市公司逐步要求披露ESG报告,各类企业都要加速制定适合自身的绿色战略,储备碳资产,提升企业社会价值。

  平婧向记者分析称,下一步,绿色金融还可以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普惠金融强调的是金融服务的公平性,即让金融服务以可负担的成本触达有金融服务要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尤其是城镇低收入群体、小微企业等主体;绿色金融强调的是为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项目和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两者的融合发展将为我国各区域各行业实现公平协调的绿色转型注入重要力量。

  绿色金融也可与科技融合。平婧表示,目前绿色金融实践过程中存在信息披露不完善、重要数据可靠性难以确定等问题,为了使资金能够被更有效及时地运用于关键行业,各金融机构应该积极探索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金融科技赋能绿色金融,助力绿色低碳投融资发展。

  夯实转型金融发展基础

  惠誉常青ESG研究组联席董事贾菁薇分析指出,目前主要的资金流向集中在绿色产业上,但对有助于高碳排企业转型的具体产业活动的资金投入还比较少,而这一类活动对于实现经济体总体的低碳转型至关重要。

  刘锋亦认为,相较于绿色发展,转型发展涉及碳密集和高环境影响的行业,对应的转型金融涵盖的范围更广。

  《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要“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

  “发展转型金融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市场和政策对转型技术的具体代表的内容和活动范围、行业和技术标准还不够明确,这导致在借贷或发债的过程中没有可以明确参考的指标与规定。”贾菁薇说,“对于转型类企业和产业活动需要有更加明确的清晰定义,以及可以直接参考的、符合资格的技术指标;另外,需要有相应鼓励金融机构加快扩大转型金融相关交易活动的政策和鼓励机构,比如鼓励银行扩大对符合条件的转型技术和活动的‘转型’贴标贷款,企业可以发行转型债券或者可持续挂钩债券来促进相关减碳活动的进行。”

  为了进一步明晰转型发展的标准,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了《目录》,明确了节能降碳产业、环境保护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生态保护修复和利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等绿色低碳转型重点产业的细分类别和具体内涵。

  中国银行研究院分析认为,《目录》满足了当前转型金融发展的需要。《目录》出台之前,由于缺乏转型金融目录,金融机构如何为企业或项目提供转型金融服务是一个难点。《目录》增加了低碳转型产业的有关内容,鼓励有关部门以此为基础出台有关支持政策措施,为研究制定转型类金融产品支持范围提供了依据和空间,有利于金融机构更有效地支持存量庞大的高碳产业转型,推动转型金融的发展。

  而且《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具体包括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外送通道建设,推动分布式能源开发利用,发展新型储能,促进绿电使用和国际互认,发挥煤炭、煤电兜底作用,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用能需求。

  普华永道分析称,当前,世界各国企业纷纷面临成本增长、碳排放以及能源供应不确定的“能源三难”问题。在政策和能源安全催生的市场需求驱动下,新能源产业将持续高速增长,包括风、光、水、氢等可再生能源。刚刚发布的《目录》将推动各地实施新一轮的绿色转型项目,培育壮大绿色发展新动能。发展氢能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我国在氢能研发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技术逐步成熟、制氢成本逐步降低,有望对用能结构产生重大影响。

  贾菁薇表示,根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预计在绿色低碳产业转型方面对资金的需求会继续扩大,从而引起绿色贷款和绿色债券的继续扩容。

  为实现“3060”目标,平婧认为,我国未来在推进绿色转型的过程中,金融还能从两个重点方向发力。一是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效能,加大对电力、供热、交通运输等产业的支持力度,这些产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占我国全部温室气体排放量的80%以上,深刻影响着我国绿色低碳转型进程。未来商业银行应该优化授信政策,在严控风险的前提下,提高中小企业的贷款可得性。

  二是积极探索直接融资在金融支持绿色转型过程中扮演的角色。目前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多以绿色贷款为主,占比高达95%,但是间接融资的资金运用通常很难满足发展初期以及创新性项目的融资要求,且高比例的间接融资容易造成风险在银行类金融体系的聚集,因此未来应该充分发挥股权、私募等直接融资方式灵活性高、风险承受力强的特点,加大对绿色创新项目的支持。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