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 中国企业如何“走出去”

2015-1-19 12:21 来源: 中国碳交易网

““新常态”下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加快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融合的进程。在市场和国家政策的驱动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纷纷走出国门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全方位、深层次地参与国际资源竞争,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历史进程并不顺利。“走出去”开展跨国经营活动要求对投资目的地的经济、法律、文化等情况十分熟悉并且在当地有一定的政治经济关系,在近几年我国企业“走出去”的进程中,经常遭遇东道国的政治壁垒、文化壁垒和贸易壁垒,影响了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并购屡屡失败的惨痛教训也很多。

      首先作为一个企业,特别是对一个志在走出去的企业一定要有自己的经营策略,可以简单的分为:走出去经营策略之一: 比较优势策略。就我们国家来说,劳动成本相对较低,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价廉物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作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第一步是一现实的选择。走出去经营策略之二:创牌策略。海尔、长虹、春兰、T CL 等企业就是选择这一经营策略, 并取得了良好的实效。走出去经营策略之三:贴牌策略。贴牌经营就是为国外著名品牌进行加工, 这是我国企业在初创时期与扩张时期进行扩大出口的有效措施。走出去经营策略之四: 打时间差策略。中国的发展水平低于发达国家, 但也高于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 如果充分利用这种时间差, 就能取得良好的走出去效果。

       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在新一轮对外开放中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我国要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就必须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在继续推进“引进来”战略的同时,实施“走出去”战略,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走出去”战略的主体是企业,既包括国有企业,也包括民营企业,同时还包括混合所有制企业。这些企业内在的追求利润的动机和外部不断增强的竞争压力,使得它们有参与国际跨国经营的动力和积极性。因而,“走出去”应当首先提高国际竞争力。

       中国企业在走向国际化时,必须结合自身实际,从管理、技术、融资模式上有所创新,步步为营,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注重企业文化的形成。第一,初期考虑在小规模市场中实施并购,待积累一定和相当的并购能力之后再进入较大规模的市场。第二,优先从合作伙伴中选择并购对象。如果没有合作伙伴就不要急于并购。第一步必须要做好内向国际化,与外国企业合作在国内市场上竞争。当合作伙伴较多时,收购机会出现的概率就大。第三,优先以获取技术为收购目的,选择规模实力相对较小、存在盈利状况的业务为收购标的物。如果收购资产能达到目的就不必采取股权收购方式。第四,有效利用国际化专业团队的能力,尤其是公共关系公司。还可考虑联合其他机构,共同完成并购交易。第五,并购是一种必须亲身历练才能获得的能力,稳定的核心人物是关键。这个人选必须在并购初期就确定并且全程主持、参与交易过程和交易后的经营管理。第六,要调动目标公司原高管人员的积极性(如升职为董事)。不要一味追求“主人”的感觉,把未经全球市场检验的中国企业“真经”传至各地。

       2015“新常态”下企业“走出去”深度研讨会”将于2015年1月31-2月1日在北京举行。中国“新常态”所带来的挑战和风险?推动大规模资本走出去存在的风险?中国2.0版对外开放的新格局?金融如何支持企业走出去?等热点话题进行深入研讨。详细了解请点击http://www.tanjiaoyi.com/yantaohui/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