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黎明:应主动适应气候变化,也要积极采取“自救”措施

2024-3-20 13:33 来源: 央广网 |作者: 赵黎明

2024年3月23日是第六十四个世界气象日,今年的主题是“气候行动最前线”。根据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新闻公报,正式确认2023年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气候变暖使大气、海洋、冰圈和生物圈发生了广泛而快速的变化,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明显增多,气候变化已成为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面对愈加频发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我们应主动适应气候变化,也要积极采取“自救”措施。

内蒙古作为全国天气系统上游,大部分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对气候变化更加敏感。根据统计,1961-2023年,全区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平均每10年上升0.36℃,高温日数明显增加。全区降水量呈波动变化趋势,但降水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衡,干旱、局部洪涝、冰雹、暴雪等气象灾害多发、频发,气象灾害的多发性、突发性、极端性日益突出,对我区水资源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经济安全等带来严峻挑战。这需要我们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主动加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有效防范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挑战,不断提高经济社会抵御气象灾害的能力和韧性,确保全区两件大事和“闯新路、进中游”目标顺利推进。

坚持预防为主,切实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监测预报预警是预防和减轻气象灾害风险的重要途径,“早预警、早预防、早应对、早处置”至关重要。近年来,全区气象部门充分运用气象现代化建设成果,初步建成了全时空、立体化的灾害监测体系,无缝隙、精细化的预报预警体系,广覆盖、专业化的气象服务体系,暴雨预警准确率达94.5%,强对流预警提前量达53.4分钟,重点地区客观预报精细化水平达到百米级、分钟级,有效发挥了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我们将持续优化综合立体观测站网,充分利用卫星、雷达等现代技术手段,着力提高暴雨、洪涝、干旱等灾害性天气监测能力。大力发展数字智能、无缝隙全覆盖的精准预报业务,强化多尺度灾害性、极端性、高影响天气预报预警,成为全社会应对气象灾害的“消息树”;建设基于影响的行业气象服务系统,制定预警信息发布和传播标准,落实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叫应”机制,提高预警信息发布及时性和精准度,及时吹响气象防灾减灾“集结号”。

坚持高效协同,不断健全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党的领导是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强大政治优势,是我们应对一切气象灾害风险的最大底气。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各部门的通力协作下,我们有效应对了暴雨、暴雪、干旱等气象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衍生灾害,最大限度减少了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全区气象灾害损失占GDP的比重维持在1%以下。我们将进一步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体制机制,强化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责任部门在组织部署、应急指挥、抢险救援、信息传播、舆情应对等工作中的联动、协同;健全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将气象灾害防御纳入综合防灾减灾体系,融入基层网格化社会治理体系,压实分行业、分层级的气象灾害防御责任体系;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气象灾害防御的主动性、积极性,建设气象防灾减灾志愿者队伍,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提升社会公众防灾避灾和自救互救能力。

坚持法治保障,持续完善满足需求的气象法规体系。依法应对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救灾,既能防止各类不确定的灾害风险,也是有力有序有效应对风险挑战的关键。截至目前,以《内蒙古自治区气象条例》为核心,我区已颁布实施《内蒙古自治区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内蒙古自治区防雷减灾管理办法》《内蒙古自治区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办法》等气象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单行条例16部,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地方气象法规体系。我们将深刻吸取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教训,积极推动《内蒙古自治区气象条例》《内蒙古自治区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修订,适时开展气象防灾减灾法律法规执行效果评估。进一步完善气象防灾减灾标准体系,分类制定气象灾害脆弱区敏感区高风险区预报预警规范、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体系、重大工程建设可行性论证规范以及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标准,强化气象防灾减灾标准的实施监督和反馈。加强部门间规划统筹和共建共享,健全重要气象设施布局统筹规划和建设机制,将相关部门的气象观测设施和观测资料纳入气象设施总体布局,强化行业气象统筹协调发展。

坚持趋利避害,扎实推进人工影响天气高质量发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是抗旱减灾最经济的技术选择,是防雹减灾重要的技术手段,在森林草原防扑火中是“一招制胜”的“杀手锏”。近年来,我区大力推进人工影响天气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作业科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水平,建成了全国规模最大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体系,形成了10架飞机、256部火箭、103部烟炉、441门高炮的作业装备规模,增雨影响区面积达67.45万平方公里,人工影响天气在增雨抗旱、水源涵养、火灾扑救、防雹减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将建设现代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指挥系统和大数据应用平台,打造国家级人工影响天气基地,健全森林草原防灭火、干旱、冰雹等重大灾害及重大应急保障人工影响天气服务机制,提升快速应急保障能力。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军地协同、齐抓共管的人工影响天气组织管理体制,加快作业点标准化改造,依法加强站点、装备、人员、弹药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定期开展人工影响天气联合检查和应急演练,有效提升安全作业能力。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是推动实施自治区“六个工程”的重要一年,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实现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防灾减灾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全面提高气象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真正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