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召开的贵安新区生态文明建设大会上获悉,新出台的《贵安新区直管区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各项主要目标。
一是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61万元,产业结构更趋合理,绿色产业体系基本建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85%,农产品中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种植面积占比例达到60%。
二是资源能源节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全面完成国家和
贵州省下达的
节能降耗、
碳排放下降目标,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基本建成。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达到43%,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2%,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75.1%,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达到75.6%。
三是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面完成国家和省内下达的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
减排任务,空气质量指数(AQI)达优良天数占比达到95%,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100%,森林覆盖率达到52%,主要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
四是生态文化体系基本建成。党政干部参加生态文明培训的比例达到100%,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90%,有关产品政府绿色采购比例达到92%。
五是生态文明机制体制日趋完善。体现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政绩考核、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资源环境生态信息公开、环境污染
第三方治理等制度全面落实,能源、水、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制度更加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更加健全,
市场化交易机制基本形成。
《方案》要求,到2020年,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格局全面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形成。贵安新区将以“山水之城、田园之都”为形象定位,采取低冲击发展模式,成为国家和西部生态敏感地区生态综合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