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部国家遥感中心连续第12年发布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

2024-4-3 11:04 来源: 环境经济 |作者: 雷英杰

《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23年度报告》(以下简称《2023年度报告》)近日发布。这是科学技术部国家遥感中心连续第12年发布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遥感科技界在生态环境监测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度报告》共包含3个专题报告,均属于生态环境热点问题和重点区域选题。此外,目前备受关注的2024年度报告的两个专题方向业已确定。

连续12年发布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

自2012年起,科学技术部国家遥感中心就会同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跨部门组织国内优势科研力量,持续开展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编写工作,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社会共同关切的议题,开展全球及洲际尺度的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分析和评估。

“这是第12年了。”科学技术部国家遥感中心主任赵静表示,年度报告工作以部门协同、内外结合、成果集成、数据共享、国际合作为基本思路,已经形成了完善的发布机制,在四个方面取得了成效。

——面向政府层面,提供了信息参考和决策的建议。赵静举例说,她们对“一带一路”生态环境进行了监测,相关成果两次被《“一带一路”高分遥感信息支撑图集》采纳,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提供了信息支撑。

——面向国际层面,提供了优质的公共产品。中国通过国际地球观测组织平台共享年度报告成果,陆续得到了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亚太经社会等多个国际组织的高度肯定。

——面向学术层面,提供了科学数据和技术方法。“我们的高校、科研院所的学者、学生都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系列高质量的学术文章和研究成果。”赵静说。

——面向公众层面,提供了科普知识。赵静解释说,公众可以通过年度报告进一步了解遥感这个非常专业的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究竟能发挥怎样的作用,让他们对生活的环境可以有一些不同视角的理解和认识。

“年度报告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而长期持续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我国主动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推动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的一个务实行动,充分彰显了我国以科技手段应对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积极态度和独特贡献。”赵静说。

以遥感为代表的对地观测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资源环境等领域

《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23年度报告》在京发布,包含3个专题报告。

说起“遥感”,最早可以追溯到1962年。那一年,第一届国际环境遥感大会成功举办,“遥感”一词首次被国际科技界正式使用,标志着遥感的诞生。

“国际上遥感的诞生是在1962年,距今61年了,中国的遥感严格来讲是四十多年的历史。”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认为,我国遥感技术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刚开使用遥感,主要是做一些光学图像处理和目视判读,这中间定性的成分比较强;第二个阶段是计算机图像处理阶段或数字处理阶段,其中显著的特征就是定量处理;第三个阶段是智能处理阶段。“三个阶段刻画了我国遥感领域四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国际上六十多年的发展也基本上印证了这一轨迹。”

“目前,中国已形成气象、资源、环境、海洋等地球观测卫星应用体系,逐步完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和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对地观测能力日益提高。”在郭华东看来,我国非常重视遥感数据。遥感数据在农、林、地、矿、海洋、城市等方面都作出了很好的贡献,其综合效益从区域到全球、从静态到动态的应用也展现了很好效果。

以森林为例,它是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4和全球植被碳储量77%,森林变化主导了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收支。

“当前,科学家对于森林覆盖变化和它的碳效应评估还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刘良云表示,精细分辨率的遥感数据能够捕捉到细微的人类活动导致的土地覆盖变化,对支撑高可信度森林覆盖变化及其碳效应估算意义重大。

时至今日,以遥感为代表的对地观测技术,以其宏观、快速、实时和空间连续等独特优势,已广泛应用于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国家安全等各个领域。

“特别是在宏观尺度上,遥感技术对生态环境变化监测具有优势。”科学技术部国家遥感中心副主任刘志春表示,《2023年度报告》监测对象从北极的冰雪扩展到青藏高原的冰川,森林碳损失与碳吸收、耕地等要素,未来还将进一步聚焦全球主要沙漠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等方向。

2012年至今,围绕全球生态环境典型要素、重点区域和热点问题3大主题,我国陆续发布了涵盖11个专题序列的31个分析报告及127个数据产品。其中,专题序列包括陆地植被、陆表水域和城市3类典型要素,粮食生产与安全形势、土地退化、自然灾害和气候变化4类热点问题,以及洲际尺度生态环境、“一带一路”、冰冻圈和生态环境脆弱区4类重点区域。

赵静介绍,作为国际地球观测组织的创始国和联合主席国,中国一直致力于面向全球开放共享更多的地球观测数据、产品、工具、知识和服务,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开展生态环境监测提供遥感技术支持。

三个专题均属于生态环境热点问题和重点区域选题

《2023年度报告》包含3个专题报告,分别是“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与粮食安全形势”“南北极与青藏高原冰雪变化及影响”“全球土地覆盖变化对碳损失和碳吸收的影响”。

“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与粮食安全形势”是自2013年以来持续发布的一个专题系列,2023年发布该专题系列第10个报告。在继承往期报告优秀成果的基础上,《2023年度报告》针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2“零饥饿”,开展了2023年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监测和全球粮食供应形势分析,评估了期间发生的典型气候事件和区域性突发事件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并聚焦干旱减缓效应与耕地休耕现象,揭示了抗旱能力提升、耕地利用水平提高对稳定粮食生产所作出的贡献。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吴炳方介绍说,干旱是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灾害。近40年以来,通过采取保障灌溉、地膜覆盖、保护性耕作、种植结构调整以及选用抗旱品种等措施,全球大宗粮油作物主产区干旱减缓能力显著提高。中国、法国和印度等国的抗旱能力突出,非洲、美洲以及澳洲部分主产区的抗旱稳产能力有待提高。

“南北极与青藏高原冰雪变化及影响”是在2020年“南极冰盖变化”和2022年“北极地区冰雪与植被变化”专题的基础上,加入青藏高原的相关研究成果,综合分析了全球冰冻圈的冰雪变化情况及影响。

《2023年度报告》针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13“气候行动”,开展了南北极冰盖和青藏高原冰川物质平衡评估,分析了南北极冰盖与海冰和青藏高原积雪等参数的时空分布特征与变化驱动因素,探讨了其对全球海平面变化的贡献及影响,形成了南北极冰盖物质平衡、海冰密集度与厚度数据产品,以及青藏高原冰川物质平衡和积雪分布等产品,可为开展南北极与青藏高原环境变化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研究、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

同济大学教授谢欢表示,南北极冰盖与青藏高原冰川物质呈现损失状态,背后均与全球变暖有关,这带来的一大影响是20年间推动全球海平面上升约21毫米,约占同期全球海平面上升总量的三分之一。其中,格陵兰冰盖物质损失最大,使全球海平面上升了13.1毫米;其次是南极冰盖,贡献了7.3毫米;青藏高原冰川的影响微弱。

“全球土地覆盖变化对碳损失和碳吸收的影响”是在2018年“全球碳源汇时空分布状况”专题之后,时隔5年再次发布碳相关专题报告。

《2023年度报告》针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13“气候行动”和目标15“陆地生物”,聚焦森林变化和不透水面扩张这两种最显著的土地覆盖变化方式,分析了森林损毁、森林恢复和不透水面扩张的时空变化特征,并从全球、洲际、生态分区等尺度分析了碳损失和碳吸收的综合效应,形成了1985~2020年全球森林损毁碳损失、森林恢复碳吸收和不透水面扩张碳损失等数据产品。

刘良云介绍说,全球土地覆盖变化显著,森林损毁和森林恢复均呈加速态势。全球在遏制森林面积加速减少趋势的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尚未完全达到“保护、恢复和促进可持续利用陆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因此,《2023年度报告》指出,加强森林植被恢复、提升陆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是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全球碳中和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

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度报告》包含的3个专题报告,均属于生态环境热点问题和重点区域选题。据了解,在2012年启动这项工作的初期,科学技术部国家遥感中心就紧扣生态文明建设和全球环境治理主题,充分发挥遥感技术的优势,每5年制定选题规划,并建立了年度报告选题库。

刘志春向外界透露,按照前期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经过选题征集、交流调研和专家研讨遴选,目前已经确定了2024年两个专题报告的方向,分别是“全球主要沙漠地区生态环境变化”和“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和粮食安全形势”。

编辑:陈斯伟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