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们,大家好!
首先,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我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理解和大力支持,下面,我就《
内蒙古自治区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做简要解读。
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面临的巨大挑战。近年来,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冰川和积雪融化加剧,水资源分布失衡,生态系统受到威胁。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是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履行着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产业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面对复杂的气候变化态势,自治区积极落实《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部署,生态环境厅会同15个部门单位,制定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
《方案》深入分析了自治区气候变暖背景下重点领域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明确了开展适应气候变化行动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提出了提升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能力,增强水资源、陆地生态系统、农牧业、城市与人居环境等重点领域适应气候变化韧性,强化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敏感产业、健康等行业气候风险化解能力,构建适应气候变化区域格局等九大行动,共37项重点任务。
下面我来介绍九大行动的主要内容。
一是关于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行动。精准的气候变化监测和科学预警是实施适应气候变
化工作管理决策的基本依据,我们要积极推动建立多圈层多要素气候变化观测监测体系,提升灾害性天气预测预警能力,推动重点领域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制定行之有效的风险管控措施,构建分类型、分区域的自然灾害风险防控体系。
二是水资源、陆地生态系统、农牧业、城市与人居环境等重点领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提升行动。水资源领域我们通过构建水资源及洪涝干旱灾害智能化监测体系、推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实施水网重大工程、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与洪水风险防控体系、强化重点流域重要河湖生态保护治理能力等举措,推动建立安全、稳定、可持续的水资源保障体系。陆地生态系统在抓好生态监测和监管的同时,着力加强典型生态系统保护、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治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整体提升生态系统灾害预警防御与治理能力。农牧业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直接的领域之一,在系统谋划方面我们推动优化农牧业气候资源利用格局,在风险管控方面我们强化构建农牧业应变减灾工作体系,在增强气候韧性方面我们侧重于重点适应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我们更加突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城市运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提升可以为我们提供安全、健康、舒适的生存环境,我们要继续强化城市气候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优化城市功能布局,采取有效举措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行,我们还注重完善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加强城市洪涝防御能力建设与供水保障,整体提升城市气候风险应对能力。
三是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敏感产业和健康等重点行业和领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提升行动。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方面,更加注重实施前风险管理,实施中韧性增强,实施后有效评估,加强各领域基础设施适应气候变化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敏感产业方面,聚焦提高能源行业气候韧性、加强
交通防灾和应急保障、发展气候适应型旅游业3项重点任务。健康领域,我们在提升气候变化健康风险和适应能力评估的同时,一方面加强重点人群气候敏感性疾病的预警和防控,另一方面增强医疗卫生系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四是四是构建适应气候变化区域格局行动。我们兼顾气候特征相对一致性和行政区域相对完整性,通过构建适应气候变化国土空间、强化区域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提升呼包鄂乌城市群和黄河流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推动构建覆盖整体、重点突出的适应气候变化区域格局。
以上,就是对《方案》的
政策解读。下一步,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将牵头与各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适应气候变化联络员工作机制,加强资源、信息、数据交流共享。协调推动各有关部门全面实施适应气候变化9大行动,形成适应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合力。推动实施适应气候变化工作成效评估,确保《方案》各项任务举措落地见效。同时加大适应气候变化理念普及宣传,营造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良好社会氛围。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