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碳普惠工作的进展如何?

2024-4-18 10:30 来源: 上观新闻

  碳普惠是为了鼓励公众的节能减碳行为而建立的正向引导机制,能够记录和量化公众的低碳行为,通过商业、交易市场政策等方式来引导和激励公众形成低碳生产生活方式,聚沙成堆、滴水成海,成为支撑国家和地方“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力量。

  目前,我国许多地区和城市已开展碳普惠工作,上海的进展如何?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晏波4月17日做客“2024民生访谈”时透露,上海正在抓紧开发一系列的碳普惠减排场景和项目,让碳普惠彻底“落地”。

  晏波表示,目前正在开发的碳普惠减排场景和项目有6个,涉及轨道交通、地面公交、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纯电动乘用车、居民低碳用电、分布式光伏发电等领域。

  之所以选择这些领域进行试点,主要原因有二。其一,这些领域均有较为成熟的科学方法来支撑,能够将绿色低碳行为量化为具体的“减碳量”。其二,这些领域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能够让公众便捷地参与碳普惠活动,更容易感受到绿色生活带来的益处。

  据透露,上海正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碳普惠方法学,希望在各行各业挖掘更多的碳普惠应用场景。与此同时,上海市碳普惠管理运营平台正加紧开发,预计今年下半年将上线运行。通过建立个人碳账户和机构碳账户,将不同减排场景中形成的碳数据,通过区块链的方式,汇聚到一起,实现减碳行为“一键查询”。

  有了量化工具和科学的评价体系,又有了“接地气”的试点领域、场景,碳普惠的持续发展还需要完善的减排量闭环消纳体系,通过构建多层级、多渠道的闭环消纳途径,赋予减碳行为商业价值,实现可持续运行。简而言之,就是让公众看到低碳、减碳行为有什么实在的好处。

  目前,碳普惠积分商城正在建设。将来,市民可以在碳普惠积分商城用积分兑换心仪的商品,或者绿色出行抵扣券、网红餐厅折扣券、观影优惠券、大型赛事活动名额等“紧俏货”。

  对企业来说,减碳的诱惑力也变得越来越大。在举办大型活动时,主办方可用碳普惠减排量来实现大型活动的碳中和。将来,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碳排放,可通过购买碳普惠减排量实现碳抵销,符合交易条件的碳普惠减排量可进入上海碳市场进行交易;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企业,可将碳普惠作为生态损害赔偿的一种方式。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