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碳账户撬动降碳大市场

2024-4-25 11:33 来源: 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 余嘉欣

  公交出行可以累计积分兑换银行绿色权益;信用卡绿色消费可获得贷款优惠;企业碳减排成效点亮融资绿灯……近年来,碳账户频繁出现在金融服务场景中。

  “作为绿色金融基础设施,碳核算账户是开展绿色交易的重要载体。”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设立碳账户对提高社会主体绿色低碳意识、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在“双碳”目标指引下,绿色金融已然成为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商业银行是探路碳账户的先行者,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相配合,积极开展碳账户体系布局,以碳账户撬动降碳大市场。自2010年起,兴业银行、光大银行等商业银行就开始试水“个人碳信用”领域;2022年,建设银行、中信银行等多家银行纷纷推出碳账户方案。时至今日,商业银行对于碳账户的探索已经来到创新产品应用层面。

  布局:搭建个人、企业两类碳账户

  要实现减排,必须摸清碳排放“家底”。 碳账户是存储个人或企业碳排放量的账户,是对经济主体碳表现进行采集、核算和评价的载体。商业银行建立碳账户,可将各类主体的碳减排行为数字化、资产化,为绿色优质客户提供差异化绿色金融服务。

  当前,商业银行已经搭建了依托自身金融系统的两类碳账户并启动使用:企业碳账户是通过量化企业碳排放水平,可以精准判断企业减排量以及绿色化转型程度;个人碳账户则通过记录居民的低碳行为并将其换算成碳积分,用于换取礼品或兑换权益等,促进居民践行绿色生活理念。

  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碳账户,都与相应的金融服务挂钩,账户主体可以通过账户内的减排数据和相应积分,在授信额度、贷款利率、办理流程等方面获得一定优惠与权益。

  相关工作成效初现。截至2023年末,中信碳账户开户量700万个,累计碳减排量接近6000吨——相当于411万棵树1年的碳汇,碳资产价值约33万元。企业碳账户方面,目前衢州市碳账户已覆盖工业、能源、交通、建筑、农业等领域共计4066家企业主体,占衢州市碳排放总量的90%以上。

  商业银行主动布局碳账户,有助于推动社会绿色低碳发展,一定程度上也是出于自身发展需求。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作为一种金融服务创新,商业银行推出个人及企业碳账户,将金融服务与用户行为在“双碳”目标下进行链接,既有助于在全社会宣导绿色低碳理念,也有助于进一步丰富自身金融服务场景,拓展新兴领域金融业务,增强现有用户黏性并获得新的用户。

  应用:碳账户为信用赋能

  商业银行通过建立碳账户评价体系,能够开发碳信用评分模型,为企业与个人提供更精准的绿色金融服务。以衢州市为例,碳账户通过对有关经济主体碳排放的全面系统记录,抓取企业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强度、碳源结构等数据形成碳征信报告,将碳账户信息嵌入金融机构信贷业务全流程,完成碳账户信息与贷款金额、利率、期限及担保方式的差别化匹配。

  由于碳账户信息嵌入了金融机构核心业务的全流程,碳核算实现了可操作、可计量、可验证。金融机构将企业碳征信报告信息嵌入贷前审查,贷中评估和贷后管理等信贷流程,依据企业碳表现提供差异化信贷支持,解决了绿色金融低碳转型过程中金融低碳资产识别难的问题,并得以在此基础上综合开展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在金融引领低碳发展方面实现重点突破。

  以建设银行衢州分行为例,该行紧密围绕衢州市传统企业改造升级、绿色产业提速发展的核心目标,不断开拓绿色信贷和碳账户应用场景,推出了“碳系列”信贷产品。2023年末,该行创新推出了“低碳转型挂钩目标贷款”,将借款人的贷款利率与企业碳表现值挂钩,把企业一定周期内减碳降碳成效作为贷款触发条件,设定定量挂钩目标,动态监测企业碳维度数据变化,形成“碳效益评估—贷款条件差异化—低碳转型动力增强”的金融激励减碳降碳新路径,激发企业减排降碳活力。

  日前,建设银行衢州分行为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放0.45亿元的低碳转型目标挂钩贷款,期限12个月,贷款利率与企业单位碳排放强度挂钩,达到既定目标后即可享利率优惠,实现了用金融手段支持企业减排降碳行为。

  金融机构借助搭建碳账户体系创新推出不少绿色金融产品。在企业碳账户领域,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等服务碳减排的专项产品不断丰富;在个人碳账户领域,个人绿色出行、垃圾分类、节水用电、废物回收等都可以转化为碳减排量。商业银行注重应用场景建设,在工业、农业、能源、建筑、交通和居民生活等不同领域进行碳排放数据收集与核算,推广碳账户应用,并通过信用赋能,以发挥绿色激励作用。

  未来:建立统一标准与推动互联互通

  碳账户在我国虽然早已开始了相关实践,但目前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整体来看,当前的主要问题集中在未建成统一标准与缺乏互联互通上。

  “当前各机构所采用的数据采集方式、计量模型及计算规则不具有权威性和通用性。”王遥表示,她建议有关部门采用统一的碳排放核算标准,并建立国家或行业统一的数据库,以实现数据资源的充分整合利用、提升碳账户背后“碳资产”的流动性。同时,她认为当前碳账户数据应用缺乏互联互通机制。

  行业内已经关注到该问题并积极推动。2023年10月24日,中国银联与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创建“碳账户互通体系”,打通了中国银联“低碳计划”与“中信碳账户”服务,二者可相互接入、开放连通,实现账户互通、数据互通、碳减排场景互通,并逐步实现碳账户的互认和互换。

  数据安全及风险管控也受到关注。碳账户采集的数据覆盖个人生活及企业经营等众多社会生产经营问题,数据安全涉及公民隐私保护及数据流转过程中的泄露风险。王遥建议,有关部门从数据开发利用的角度构建数据安全保障机制,从制度和技术两方面强化数据采集与使用监管,保障数据安全。

  在专家看来,当前,我国企业碳账户的建立仍在探索的初级阶段,在制度安排、积分核算、信息采集和市场推广等方面的实践中还存在不足。从商业银行和平台的应用实践来看,个人碳账户处在起步阶段,公众对个人碳账户还缺乏了解。“当前仍然存在不同主体下计量标准不统一,个人碳账户中积分变现渠道较少以及个人碳账户信息保护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解决。”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邱亦霖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