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工业4.0”意义重大
“工业4.0”将促进生产方式进行深刻变革。旨在保证德国未来工业发展处于领先地位的“工业4.0”,归根结底是一个通过顶层设计整合各种技术手段来完成工业效率最大化的前瞻性战略。“工业4.0”将建立一个物与服务联网(IoTS)和互联网服务充分交互的网络化世界,可实时影响所有工业生产性设备,人与设备、设备之间、设备与产品、乃至产品与客户/管理/物流等可进行自发性连通与交流,并自动向最优解决方案调整,从而构建一个具有高度灵活性、个性化、利用最少资源进行最高效率生产的工业生产体系。
“工业4.0”的生产模式将由集中向分散方式转变,产品同质化向个性化转变,将打破传统产业链结构,实现实时优化且自我组织的产业链,以往传统的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包括原材料开采、多级零部件供应商、多级生产企业、多级经销商再到消费者的商品生产销售模式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更智能的生产消费模式: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订单通过网络直接传递至总生产商,通过人与设备、设备之间的交互在众多相关企业间形成一个最优生产分配方案,企业当前时点的生产负荷、设备损耗、库存多寡、与总生产商的距离远近、物流情况等各种因素对生产过程的影响均被充分考虑,在生产实施过程中,各地厂商的相关设备通过实时互通,自动调整生产进度并相互配合完成生产工作,而消费者通过移动客户端就可便捷地对产品生产情况进行追踪乃至更改订单内容。“工业4.0”将使产品价格大幅接近生产成本,并使大规模智能化私人订制成为可能。
“工业4.0”的实现将对我国工业及相关产业产生重大影响。在我国全面实现“工业4.0”,则需对现有生产设备进行智能化改造,使其具备通信、计算、感知等智能化基本功能,同时需要建立功能齐全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网络,企业生产及供应链管理系统需要大幅改造升级,诸多沿用多年占据主导地位的工业自动化技术将面临淘汰。与此同时一个包含新型工业PC、网络化PLC、自动化及通讯元器件、高精度传感器、智能仪器仪表、工业机器人及智能生产线等相关整机和零部件的超万亿
市场将被创造出来,市场广度将覆盖机械与设备工程、机动车与零部件、信息与通信技术、软件设计、电子设备、
化工行业、农林业等诸多领域。
全面实现“工业4.0”将使工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相关工业数据大幅增长。据赛迪顾问装备产业研究中心测算,“工业4.0”将使我国总体生产效率提升25%〜30%;资源利用及
节能减排方面,将减少60%以上的工厂非计划停机,降低40%以上的生产线机器人能耗,消除25%以上的非生产性耗能,总
碳排放量减少20%以上;物流方面,“工业4.0”将减少10%左右的国内物流订单,而其真正影响主要体现在国际
运输市场上,由于各国智能工厂通力合作,将大幅减少工业产品、半成品、原材料的运输环节;商品供需和仓储方面,“工业4.0”将减少70%以上的商品过剩和仓储积压,在未来智能工厂内不再需要大型仓储设施,库存将被压缩至保证当前时点生产需要的最小值并可随时进行调整;由于大批量制造与个性化定制在成本上的差异大幅缩小,将导致维修成本减少60%以上;“工业4.0”对其他相关产业如大数据、物联网、软件业等的促进作用不可估量。由于“工业4.0”的多产业综合性质,实现“工业4.0”还将为我国工业提供一个抢占先机实现跳跃式发展、加速赶超美国、德国、日本等传统工业强国的机会。
“工业4.0”将改变生活方式,解决诸多社会
问题。“工业4.0”将为企业员工带来工作方式和环境的全新变化,全新的智能自动化生产工作方式使得工作不再被工厂等地理位置所限制,转为虚拟的、地域灵活的远程方式开展。员工将拥有高度的管理自主权,随时调整并切换工作和生活状态,推迟退休时间。由于新型工作方式将体力劳动和上下班通勤基本淘汰,将大幅度提升老年人和妇女的就业比例,并大幅减少机动车使用频率,降低公共
交通负荷,减少城市负担。实现新的生产方式同时意味着我们需要另一种教育设置,当前划分专业的高等教育将不能为新型工业提供优质人才,而强调多学科合作的教育方式将结出累累硕果,未来任何一个合格工程师将同时具备机械、电子、软件、过程管理及其专业的综合性知识背景和跨专业问题处理能力。因而“工业4.0”可大幅影响诸如城镇化、社保及养老体系、环境污染、资源浪费、教育设置等社会问题,为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
由于“工业4.0”的智能化、自动化和去体力劳动等特点,以当前时点粗略计算分析,其在我国全面实现后对GDP的提升作用达17400亿元,释放就业人口2.42亿,以受过初等教育的成熟生产性劳动力为主,其他中高级操作人员及研发管理人员的地位反而更为重要,他们将不再从事现场体力劳动且摒弃地点固定的工作方式,集中力量在创新和管理领域发挥巨大的作用。“工业4.0”全面实现所释放的劳动力有多大比例能被迫转型为技术人员进而提升我国人才技术水平,有多大比例能转投服务、建筑、农林等行业乃至创业自谋出路,如此庞大人口基数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对我国就业率、GDP、行业调整、宏观经济等问题的影响还需通过实践来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