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打好广州“碳金融特色牌”

2024-5-6 10:49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林晓丽

  近期,中共广州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广州市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碳达峰行动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提出“力争到2030年,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基本健全,绿色信贷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多样化的绿色金融产品与衍生工具不断创新丰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交易体系不断完善;碳市场运行实现成熟化专业化,与碳达峰目标相匹配的碳市场体系基本建成”等目标。并从绿色金融发展能级提升行动、绿色金融体系建设行动、绿色金融服务产业优化升级行动、碳金融市场创新发展行动、绿色金融协同赋能行动、绿色金融合作交流行动、绿色金融风险监测防控行动、绿色金融激励约束行动方面提出了八大行动24项内容。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广州市绿色贷款余额突破万亿,占全市各项贷款比重15.1%,占全省绿色贷款比重超过三分之一;全市累计发行各类境内绿色债券1751.61亿元,境外绿色债券19.4亿美元、18.7亿元人民币。同时,广州期货交易所上市工业硅、碳酸锂期货和期权,开创了我国新能源金属期货品种,截至目前两个品种总成交超1亿手、成交额8.93万亿元,并持续推进碳期货品种研究;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碳排放权现货成交量突破3亿吨、70亿元;南沙新区积极推进全国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

  持续打好广州“碳金融特色牌”

  围绕“碳金融市场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提出,依托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探索搭建环境权益交易与金融服务平台;鼓励金融机构参与碳市场交易,为碳交易提供开户、结算、资金存管、清算、碳资产管理等服务;探索碳交易跨境便利化机制,开展碳排放交易外汇试点,不断完善碳金融市场功能。

  同时,丰富发展碳金融工具。支持广州期货交易所研发上市碳排放权等期货品种。完善碳配额现货远期、碳配额回购业务,深化碳资产抵押融资、碳资产托管等碳金融业务,探索发展碳基金、碳信托、碳租赁、碳排放权收益结构性存款、碳资产管理、碳交易信用保证和碳汇损失保险等金融服务,提升碳市场流动性。支持金融机构开发基于碳排放权、排污权、用能权、绿证等环境权益及其他绿色项目收费权的抵质押融资模式。研究建立以碳减排量为项目效益量化标准的市场化低碳投资基金。

  个人碳普惠是推广和培育全社会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场景,也是金融机构优化提升客户服务的重要抓手。在推广碳普惠和碳账户应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鼓励金融机构开发基于碳普惠等自愿减排项目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探索开设个人碳账户、发行碳信用卡等。鼓励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碳中和行动,购买碳普惠减排量等碳减排产品抵消生产经营、生活消费、大型活动等产生的碳排放。

  绿色金融服务产业优化升级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的《实施方案》明确将“绿色金融服务产业优化”列为八大行动之一,就支持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建设、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重点领域碳达峰行动和传统高耗能产业低碳转型等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在支持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建设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综合运用信贷、债券、租赁、产业基金和保险资金投资等方式,支持太阳能、生物质能、风电等新能源及气电等低碳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推动氢能全产业链发展,支持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进综合智慧能源产业发展。探索与碳排放强度挂钩的绿色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支持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智能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与健康、智能装备与机器人、轨道交通、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材料与精细化工、数字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低碳发展。

  在支持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方面,探索建立绿色低碳技术清单管理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低碳、零碳、负碳相关新技术和新装备攻关的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为绿色技术转移、转化及产业化提供金融整体解决方案。持续开展企业上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行动,发挥上交所南方中心、深交所广州服务基地、北交所新三板华南基地和广东股权交易中心等平台作用,加强对绿色企业上市的支持和服务。支持广东股权交易中心建设绿色双碳板,引导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向绿色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领域。

  在支持重点领域碳达峰行动和传统高耗能产业低碳转型方面,面向广州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十大行动”,优化完善市、区两级绿色企业和项目库,推动纳入绿色产品、绿色专利等信息,推进常态化融资对接。鼓励金融机构采取差别定价、授信,对钢铁石化水泥造纸等企业形成控碳减排的约束激励,推动高耗能产业低碳转型。支持金融机构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为符合政策要求的“两高”企业降耗升级、绿色转型提供贷款。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