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2023年落地项目1350个,营收超6000亿

2024-5-21 16:52 来源: 大皖新闻 |作者: 姚一鸣

      5月20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安徽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新闻发布会。大皖新闻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安徽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营收规模连创新高,2023年达到6121.9亿元、实现两年翻番。2023年,安徽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落地项目1350个,总投资额1.19万亿元,产业投资规模连续两年位列十大新兴产业之首……

  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营收两年翻番

  近年来,我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营收规模连创新高,2021、2022年连续突破3000亿元和4000亿元台阶,2023年达到6121.9亿元、实现两年翻番。

  其中,光伏制造业营收超2900亿元、跃居全国第3位,产业发展优势持续增强,在全国产业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提升。

  “我省坚持前瞻谋划,顶层设计加快完善。”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罗宏介绍,我省先后制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等,明确产业发展目标、路径、任务和保障举措。

  同时,制定皖北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兵团式、阵地战”模式推进皖北新能源产业集群建设。2023年,皖北地区新能源产业落地项目数、投资额占全省比重分别达到34.4%、28.4%,仅滁州市新能源产业产值规模就超过2000亿元。

  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

  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技术迭代更新快,我省坚定不移走“科创+产业”的路子,持续强化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我省布局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目前拥有国家级平台13家、省级平台364家。健全“揭榜挂帅”等机制,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涌现出一批标志性引领性自主创新成果。“2023年,我们支持领军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实施重大科技计划项目57个,安排国家和省级财政支持资金超过1亿元。” 安徽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煤化工废水零排放及资源化利用、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材料等领域攻克了一批“卡脖子”技术。

  同时,培育壮大科技企业,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领域培育建设科技型中小企业1145家、高新技术企业1805家、独角兽(潜在)企业3家、上市高企4家、科技领军企业2家,并支持建设一批省级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天使基金群和风险资金池等,促进技术需求与创新资源对接合作。2023年,全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领域企业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600亿元。

  产业投资规模连续两年位列十大新兴产业之首

  “着眼强链补链延链,我们制定招引目标清单,加强省市专班协同,积极吸引优质项目、高端人才、企业总部在皖布局。”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罗宏介绍,2023年,安徽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落地项目1350个,总投资额1.19万亿元,产业投资规模连续两年位列十大新兴产业之首。

  近年来,我省坚持招大引强,重大项目接续落地。比如在平台招引方面,借力商协会、金融机构等资源,先后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举办4场“双招双引”推介活动和两届中国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博览会,推动博览会会址永久落户安徽,成功签约79个项目、总金额1315亿元。

  此外,强化统筹协调与精细服务,建立重点市包保、重点合作园区“一园一档”、重点企业“一企一档”、重点项目“一项目一推进表”等服务机制,对9个重点市、23家重点合作园区、131家重点培育企业和188个重点项目进行重点调度。建立健全赋能市县的服务协调机制和企业诉求办理机制,清单闭环解决各地遇到的困难问题,解决企业问题诉求100余项,做到“市县有求、专班必应”。

  省属工业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逐年下降

  在我省新能源和节能产业发展中,省属企业发挥了巨大作用。

  2023年,海螺集团、省能源集团、淮河能源集团、淮北矿业集团等省属企业新能源发电装机总量(含建成投产、在建及取得建设规模指标)达到631.1万千瓦,较2022年增加275.4万千瓦。省属企业厂矿光伏发电实现全覆盖。

  在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和重大科技攻关方面,省能源集团大型煤电机组大比例掺氨燃烧工程化应用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海螺集团成功开发建设水泥窑烟气二氧化碳捕集项目,开创了世界水泥工业回收利用CO2的先河……

  “我们指导督促省属企业按照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总体部署,研究制定新能源和节能减排工作措施,将推动碳达峰碳中和行动与推动企业发展相结合,推动碳减排与环境质量改善协同增效。”安徽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20年到2023年,30户省属企业二氧化碳排放平均强度分别为2.54、2.17、2.05、1.61吨/万元,省属工业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强度分别为1.42、1.16、1.15、1.07吨标煤/万元,呈逐年下降趋势,为我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能源结构逐步优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