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建筑
节能研究中心与能源基金会日前在
北京联合召开构建面向
碳中和的农村新型能源系统研讨会暨《中国农村散煤治理综合报告 (2024)》(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会。
发布会提出,农村是中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场所,推动农村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开发,构建面向碳中和的农村新型能源系统,将农村转化为城乡能源系统的产消者,不仅在环境、气候、能源结构、健康和经济等方面具有协同效益,也是实现美丽中国、“双碳”目标、健康中国和乡村振兴战略等多项国家
政策的重要举措。发布会由中国沼气协会秘书长李景明研究员主持。
能源基金会环境管理项目主任刘欣指出,能源基金会近年来支持开展了典型地区散煤替代改造方案、可再生能源用能体系、低碳村庄建设等系列化研究及落地项目,不断探索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农村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场景多样化,以助力乡村减污降碳及可持续发展。
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建筑节能与低碳发展处处长丁洪涛指出,农村低碳转型机遇和挑战并存,未来需要从建筑侧和能源侧同时发力,因地制宜推动农村建筑节能改造、用能结构优化、能效提高和可再生能源替代等协同化发展。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杨旭东详细介绍了《报告》相关内容。《报告》由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会同能源基金会共同撰写完成,从中国散煤消费变化趋势及治理成效、农村民用散煤替代新原则和新实践、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潜力分析、农村分布式太阳能资源利用途径、农村生物质能商品化途径和政策建议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同时,集成了近年来能源基金会支持清华大学、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北京大学、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等系列课题的研究成果。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在能源基金会的支持下,在
山西、
内蒙古、
黑龙江、
青海等多个省份开展散煤替代研究与实践,其中,山西省近些年通过国家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项目、中部城市群清洁取暖散煤清零和散煤污染专项整治工程等连续攻关,成为全国散煤治理推进速度最快的省份之一,东北及西北地区民用散煤的存量较大,应是下一步治理的重点区域。实践证明,可持续的农村散煤治理应该遵循节能、降污、经济、舒适和低碳的“五位一体”原则,农村散煤治理作为减污降碳的优先领域,能够推动农村地区率先实现碳中和,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一个有力抓手,进而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能源公平、空气质量改善,助力实现美丽中国和健康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