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走进“治霾时代” 最新治理技术方法齐上阵

2015-2-15 16:18 来源: 中国环博会

2015年伊始,澄澈蓝天、清新空气成为中国31个省份不约而同的期待。随着9日最后一批省份的两会召开,中国31个省市区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全部出炉,“大气污染治理”成为共同关键词。

曾经,“雾霾”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是生僻字眼;2012年冬,中国四分之一国土面积、约6亿人受此影响;2013年,平均雾霾天数创52年之最;2014年秋至2015年伊始,大范围浓雾频频造访。中国也随之进入“治霾时代”。

记者梳理31个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发现,无论南方北方、沿海内陆,大气污染治理成为960万平方公里的“公约数”。环保部日前公布,目前中国大气污染形势依然严峻,而在2014年中国空气最差十城中,京津冀就占据八席,区域内PM2.5(细颗粒物)年均浓度平均超标1.6倍以上。

即便在“净土”西藏,政府2014年也出台实施了自治区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椰风南国”海南也要求2015年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加速淘汰黄标车、老旧车和小型燃煤锅炉,实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和水权交易制度。

在各地部署的治霾举措中,减煤、脱硝、除尘、控车是关键词。2015年,北京核心区将实现“无煤化”,城六区将全部取消燃煤锅炉,开征施工扬尘、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污费;河北则大幅压减煤炭用量,提高清洁能源利用比重;陕西全面推行超净排放、热电联产、脱硝除尘技术,以西安周边100公里无煤化为目标拆改城区燃煤锅炉。

江苏将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1万辆,淘汰燃煤小锅炉3100台,推广秸秆综合利用10项重点技术;浙江在淘汰改造燃煤小锅炉和黄标车的基础上,还将对大气污染企业实施搬迁改造;安徽将深入开展工业废气、城市扬尘、秸秆焚烧、机动车尾气等专项整治,火电机组、水泥熟料生产线脱硝比例达100%等。

除常规治理措施外,新的治理模式也被写进了报告:河北提出要协商京津建立生态横向补偿制度,创新节能减排机制;山东正在建立健全空气质量第三方监测、定期公布、责任追究和财政补偿制度,四川、安徽、河北等地也在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此外,合同能源管理、网格化管理等新管理模式也被写进报告。

除了减少控制大气污染源,相应的治理技术必不可少。2015年5月6日至8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将迎来第十六届中国环博会,大气展部分将集中展示大气与空气治理领域的前沿技术与设备,领先解决方案与工程案例,为大气工业污染的治理,室内空气的治理与净化的企业提供一个专业化的技术交流平台。届时您将看到最新监测空气质量的微型PM2.5、CO2传感器,VOC气体检测仪,中央空调空气净化系统、臭气废气处理系统,工业废气恶臭智能净化处理成套系统,有机废气蓄热焚烧的特色生态模式以及空气净化器等全面大气治理技术与方案。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