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下一步要覆盖的重点行业。”

2024-6-18 10:18 来源: 绿创碳和

近日,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逯世泽表示:“建材行业作为我国碳排放量比较大的行业,有关企业按照生态环境部相关要求,已经连续多年开展了碳排放数据的核算报告核查工作,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数据基础,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下一步要覆盖的重点行业。”

1  为什么是建材行业?

建材行业作为中国全国碳市场覆盖的下一步重点行业,具有多个有利条件使得其纳入碳市场的难度相比其他行业更小。

建材行业,尤其是水泥钢铁玻璃制造,因其生产过程中高能耗和高碳排放而被视为碳减排的关键领域。

这些行业的生产流程高度标准化,生产设备和技术成熟,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清晰,主要集中在使用化石燃料的高温煅烧过程。例如,水泥行业的碳排放主要来源于石灰石的煅烧过程,这一过程的化学反应和能耗均可预测,从而使得碳排放的量化和监控相对容易。

随着环保法规的加强,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建材行业已逐步引入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

这包括干法生产工艺在水泥行业的普及、废热回收系统的广泛应用以及替代燃料技术的开发。这些技术的成熟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单位产品的能耗和碳排放,也为行业的碳交易和碳定价机制提供了实施基础。

此外,政府也通过制定和发布一系列政策文件和法规,为建材行业纳入碳市场奠定了法律基础。

例如,政府审议通过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明确了企业在碳市场中的权利和义务,为碳交易的正规化提供了法律支撑。

2023年年初,生态环境部就委托中国建材联合会牵头开展了水泥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专项研究工作,为扩大行业覆盖范围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024年4月,生态环境部就《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水泥熟料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水泥熟料生产》公开征求了意见。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等5部门联合部署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钢铁、水泥行业入选首批重点能耗行业。

行业层面也做了一系列的准备。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发布了《建材行业六零工厂评价通则》。这是国内首次制定发布“六零”工厂相关标准,进一步丰富了建材行业绿色低碳标准体系。

“六零”工厂,是指建材行业创新提出的零外购电、零化石能源、零一次资源、零碳排放、零废弃物排放、零员工的“六零”示范工厂。

目前,国内已有19家单位持续推进“六零”工厂建设。

而随着全球市场对绿色建材的需求日益增长,国际买家和项目承包商越来越倾向于采购低碳足迹的建材产品。

这一趋势促使中国建材企业改善生产工艺,减少碳排放,以保持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国内消费者对于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的增加意识,也推动了建材行业向低碳转型。市场对绿色产品的偏好变化,使得企业有更多动机参与碳交易市场,以通过碳减排证书等方式获得额外的经济收益。

2 行业将会如何反应?

随着后续建材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这一举措将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1.环境影响

环境改善是最直接的连锁反应之一。随着建材行业被纳入碳交易系统,企业将面临压力,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其他温室气体排放。这将促使企业采取节能措施,转向更多使用可再生能源,并改进生产工艺以提高能源效率。随着这些措施的实施,预计会见证显著的空气质量改善和温室气体排放减少,有助于中国达成其国际环保承诺,如《巴黎协定》下的减排目标。

2.技术创新

碳市场的建立将刺激技术创新和研发投资。为了满足碳排放限额,建材企业将寻求新技术,如碳捕集与存储(CCUS)技术、高效的循环利用系统和低碳制造工艺。此外,碳定价将增加节能技术的经济吸引力,促进企业投资相关研发,从而加速创新周期,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升级。

3.经济与市场结构调整

经济层面上,建材行业的成本结构将发生变化。碳成本将成为企业决策的重要考虑因素。在短期内,可能导致部分成本上升,影响企业利润。然而,长远来看,这将激励企业改进效率,降低整体生产成本。此外,碳市场将促成新的商业模式和服务产业,例如碳交易咨询、碳资产管理碳信用评估服务,为经济提供新的增长点。

4.政策与法规发展

随着建材行业纳入碳市场,政府可能会进一步推出支持性政策和法规,包括税收优惠、金融补贴和技术支持政策,以协助企业适应新的市场要求。同时,政府也可能加强监管,确保市场公正有效运行,防止市场操纵和碳排放数据造假等不正当行为。

5.全球市场的重新定位

在全球层面上,随着中国建材行业的低碳转型,其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可能会提升。面对全球日益严格的环保标准和进口要求,拥有低碳生产能力的中国企业将更具有出口优势。同时,中国的经验也可能为其他国家提供示范,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中,推动全球建材行业的绿色发展。

3 带来哪些市场机会?

随着建材行业纳入中国全国碳市场,这一战略性转变不仅是对行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也将开启一系列市场机会,这些机会覆盖技术创新、服务业扩展、供应链管理改革等多个方面。

1. 技术创新和研发

随着碳排放限制的实施,最直接的市场机会在于低碳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建材行业传统上是高能耗、高排放的行业,因此碳减排技术的需求尤为迫切。

碳捕集与存储技术(CCUS):这是减少工业碳排放的关键技术之一。企业可以通过开发或采购先进的CCUS技术来降低其碳排放,同时也可能创造出新的业务模式,比如将捕获的碳用于工业原料或销售给其他需要减排的企业。

高效节能设备:重新设计生产线,使用更高效的机械和设备,可以显著降低能源消耗和相应的碳排放。这包括改进窑炉的热效率、优化自动化水平、使用先进的热回收系统等。

生态建材的研发:随着市场对可持续建筑材料需求的增加,开发具有较低碳足迹的建材,如生态水泥、回收材料制成的建筑产品等,将具有竞争优势。

2. 绿色金融和碳交易

随着碳市场的建立和运行,相关的金融服务和产品需求也将增长。

碳信贷和碳交易:建材企业可以通过交易节余的碳配额来获得收入,或者通过购买碳信贷来满足更严格的排放要求。这一过程中,金融服务提供商可以提供交易支持、风险管理咨询等服务。

绿色债券和贷款:企业可以通过发行绿色债券或申请绿色贷款来为其环保项目筹集资金。这些资金通常条件优惠,有助于企业降低财务成本。

3. 供应链和运营优化

企业需要调整其供应链和运营策略以适应碳排放规定,这一过程中也蕴藏着市场机会。

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将更倾向于选择那些环保性能好的供应商,从而推动整个供应链的绿色转型。这可能会催生一批专门提供低碳材料和服务的新企业。

运营优化:通过采用更先进的物流管理系统和技术,比如使用电动或氢能运输车辆,企业可以减少运输和物流环节的碳排放,同时提高效率。

4. 市场扩展和国际合作

碳排放标准的提高和碳市场的建立将促使中国建材行业在全球市场中更具竞争力。

国际市场扩展:低碳建材产品可能会受到发达国家市场的欢迎,为中国建材企业提供新的出口机会。

国际合作与技术引进:合作与外国企业和研究机构共同开发新技术和产品,不仅可以提升本土企业的技术水平,也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和标准。

4 企业应该如何应对?

随着建材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企业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为了适应这一变化并充分利用新的市场环境,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战略和操作上的应对措施。

首先,企业需要进行详尽的碳排放审计,确立自己的碳排放基线。

这包括识别所有主要的碳排放源,如生产过程、能源使用、物流运输等,并量化这些活动产生的碳排放量。基线的设定对于后续制定减排策略、监控进展和向碳市场报告进展至关重要。

根据碳排放审计的结果,企业需要制定全面的碳减排策略。

这可能包括技术升级、优化生产流程、改进能源效率和使用可再生能源等多个方面。企业还应考虑在长期战略中纳入这些元素,确保其商业模式与低碳经济的要求相符。

对于建材行业来说,投资低碳技术是减少碳排放的关键手段。

这包括引入更高效的生产设备、采用碳捕集与存储技术、提高材料回收利用率等。同时,企业应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发适用于建材生产的新技术,如新型低碳建材或生产工艺。

能源管理是减少碳排放的另一个关键领域。

企业应采取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如改造老旧设备、优化生产过程、安装能源管理系统等。此外,向可再生能源的转换也应是企业战略的一部分,例如使用太阳能、风能或生物质能源来替代传统化石燃料。

企业应积极参与碳交易市场,通过市场机制来管理其碳成本。

这包括购买碳配额以符合法规要求,或者在实现减排目标后出售多余的碳配额以获得收益。了解市场动态和碳价波动,将有助于企业更有效地制定购买和销售碳配额的策略。

企业应加强员工对碳市场和碳管理的培训,提升全员的环保意识和操作能力。

同时,构建一种支持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也非常重要。这包括鼓励创新思维、奖励减排成果和推广环保理念等,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支持环保的氛围。

为了确保碳减排措施的有效性,企业需要建立严格的监测和报告系统。

这涉及定期检查碳排放量、评估减排措施的效果,并向相关部门报告这些信息。同时,企业可能需要聘请第三方进行碳排放的验证,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透明性。

企业应积极参与到碳政策的制定过程中,通过行业协会或直接与政府部门对话,表达行业的需求和关切。

此外,与其他企业合作,共同推动行业标准的制定、共享最佳实践、联合投资新技术等,也是应对碳市场挑战、抓住市场机会的重要策略。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