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技术投资滞后 欧盟难以实现2030年净零目标

2024-6-25 11:24 来源: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6月3日,睿咨得能源(Rystad Energy)发布的研究结果显示,欧盟在可再生能源、清洁技术产能和国内供应链投资等能源转型领域的进展预期将远远落后于其雄心勃勃的目标。2023年,欧盟在清洁技术,包括可再生能源、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氢能、电池和核能领域的资本投资总额为1250亿美元,与中国在同一领域的3900亿美元支出相差甚远。目前,美国在清洁技术支出方面落后于欧盟,2023年投资为860亿美元,但《通胀削减法案》将刺激投资,而欧盟的支出将在未来几年趋于平稳。到2030年,美国的清洁能源总支出将与欧盟持平,并将在随后的几年里不断加速而超过欧盟。

  欧盟于5月27日通过了《净零工业法案》(NZIA),这是欧盟实现其宏伟目标的路线图,即到2040年将排放量与1990年的水平相比减少92%,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作为对美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通胀削减法案》的直接回应,欧盟通过《净零工业法案》设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标,以支持新兴产业、本土供应链,并通过供应商激励措施将欧盟定位为有吸引力的投资地。

  欧盟选举即将到来,其结果可能会对欧盟的政策格局产生深远影响。许多人预测,与最近几次国家选举结果类似,欧盟的政治立场将“向右转”。接下来一段时间这可能会引发“欧洲怀疑论”加剧。从欧洲大陆的角度来看,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的兴趣也会下降。明年是欧盟气候变化进程的关键一年,预计其将重新评估其国家自主贡献(NDC)和排放目标,因此重大的政治动荡可能会产生长期影响。

  睿咨得能源高级能源系统分析师Lars Nitter Havro认为,即将到来的欧盟选举事关重大——欧盟努力保持在全球清洁技术市场的竞争力,而右翼民粹主义浪潮的兴起可能会严重加剧欧盟进一步落后于美国和中国的风险。未来几年至关重要,犹豫不决或缺乏凝聚力可能会导致欧盟在未来几十年落后。就目前情况而言,欧盟正在失去优势,并且不太可能实现其宏伟目标。

  作为欧盟更广泛的减排和能源安全目标的一部分,NZIA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标,以促进关键清洁技术(包括电池、CCUS和电解槽)的生产和部署。该法案概述了生产目标和监管框架,以加速这些技术的开发和商业化,但只有电池行业显示出真正的希望。然而,尽管前景看好,但与太阳能制造商一样,一些欧洲电池制造商更青睐大洋彼岸的“绿色牧场”,强调需要有竞争力的开发商条件。例如,最初总部位于挪威的FREYR Battery已将总部迁至美国,并在佐治亚州建立了一个超级工厂,以受益于《通胀削减法案》的税收优惠。同样,大众汽车在最初对Northvolt进行大量投资后,现在正在加拿大探索与《通胀削减法案》保持一致并最大化争取税收抵免的机会。这显示出制造业在进行转移以利用有利的政策环境的广泛趋势,并向政策制定者发出了明确的信号。此外,中国制造商也在欧盟加快布局,亿纬锂能最近宣布在匈牙利建立制造厂,瞄准宝马的市场。

  对于CCUS,NZIA专注于提高注入能力,这是永久封存二氧化碳和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关键步骤。虽然排放源的捕集技术已经成熟,但注入和存储基础设施的发展并没有以相同的速度推进。注入能力的增长对于充分发挥CCUS的潜力至关重要,但存储站点的发展速度低于预期,这阻碍了注入能力的增长,这仍然是一个重大瓶颈问题。最近的数据显示,到2030年,预计的二氧化碳注入能力将比NZIA的目标低约63%。这反映出雄心勃勃的脱碳目标与当前基础设施发展速度之间的差距正在扩大。

  同样,尽管有大量投资和政策支持,包括欧洲氢能银行拍卖等举措,但电解槽仍未达到NZIA设定的雄心勃勃的目标。最近的拍卖结果显示,总共有1.5吉瓦容量的电解槽获得支持,这凸显了欧盟扩大氢能生产规模到2030年实现100吉瓦的目标所面临的挑战。按目前情况预计,到2030年,电解槽距离上述目标还有45%的差距,凸显了在实现所需安装容量方面存在巨大差距。这一缺口归因于多种因素,包括技术挑战、高昂的初始成本以及支持氢经济所需的基础设施发展缓慢。

  欧盟还在2023年10月通过的最新《可再生能源指令》(RED Ⅲ)中制定了太阳能和风能发电能力建设的具体目标。欧盟的目标是,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其总电力消费的42.5%,并且距离这一目标并不遥远。根据目前和预期的项目,欧盟预计将拥有约975吉瓦的太阳能和风能发电能力,略低于其目标1050吉瓦。

  成功取决于能否继续为易受政治变化影响的可再生能源技术提供政治和财政支持,以及是否有足够的制造能力和可靠性。欧盟已在与中国和美国的竞争中失去了很多制造业基地,在欧洲建立有韧性的供应链也面临挑战。关键的行业参与者正在离开欧盟,迁往美国等激励机制更具吸引力的地区,而欧盟根本无法与之竞争。这些公司的迁移不仅削弱了欧盟的制造能力,还增加了其对非欧洲关键零部件来源的依赖,使其依赖其他国家来实现目标。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