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蓝天保卫战,重庆运用能源替代新方式、绩效评级新抓手

2024-7-4 10:01 来源: 中国环境

大气治理工作是重庆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点,也是难点,为此,重庆以“新”为突破口,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重庆高新区生态环境党组书记、局长陈小龙,忠县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吴冬明接受中国环境报专访,对探索情况进行了介绍。

重庆高新区创新地以移动污染源治理为全区重点,成为重庆治气工作的一大亮点。“我们制定了五年行动计划目标。”重庆高新区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小龙告诉记者,高新区高度重视新能源渣土车推广工作,构建起生态环境、公安、城建等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加快城市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为综合能源补给站、充换电站等建设提供规划用地保障。通过缩短限行时间、设立专用渣场、污染预警天气不限行等措施,为新能源渣土车推广提供便利。目前重庆高新区已实现783辆新型智能渣土车和35辆纯电动渣土车上路运行,全面替换老旧22吨传统渣土车,率先实现全域全覆盖。

用“新”的还有忠县,“我们以推进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评级为抓手,深挖企业污染物排放治理‘潜能’,通过开展能源替代、工艺革新、系统减排、数智赋能等工作,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在重庆市率先实现水泥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忠县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吴冬明介绍,位于忠县的重庆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创建重点行业大气污染防治绩效评级A级企业,在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环保绩效水平较高的企业,可以减少或免除应急减排措施。

忠县还着力推动节能碳减排改造,大力推进关键设备节能降碳减排技改,实现能耗水平、污染物排放强度持续下降。着力推动绿色能源低碳发展,大力推进清洁能源发展,着力推进监管体系智治水平。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升监管体系现代化水平。

在谈到下一步工作举措时,高新区表示将在推动移动源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上,持续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以工业污染、交通污染、扬尘污染和生活污染防治为抓手,完成重点企业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深度治理,结合散乱企业开展工业企业大气治理设施整治,持续开展活性炭、“三率提升”专项整治。”陈小龙表示,他们将开展加油站三级油气回收建设工作,继续对非道路移动机械开展全面检测,推进工地管理“一件事”,创建(巩固)扬尘控制示范工地和扬尘控制示范道路;完成辖区内27家重点单位实验室废气整治,实施露天焚烧综合整治攻坚行动。以交通污染为试点,全力做好结构调整。结合高新区情况重点发展新能源车制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业态,在公务出行、市政环卫、物流运输、非道路移动机械等领域持续推广新能源车,重点推广新能源渣土车,推动老旧机械及时淘汰,倒逼推广新能源。以分级分类为依托,全力做好预警应对等。

忠县则更加强调部门协同管控。“补齐监管执法短板。”吴冬明表示,他们将积极对接、协调经信、公安、商委、住建、交通、农委、市场等职能部门,加大对忠县餐饮油烟、工地扬尘、露天焚烧、加油站、重点涉气排放企业等重点领域的执法检查力度,建立健全夜间监管执法机制,严格夜间施工审核,扩宽投诉举报渠道,及时查处违法行为。同时,聚焦夏秋季污染减排,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充分利用PM2.5空气微站及7套高架源监控体系智能化监管平台,结合忠县大气污染源解析成果,精准、科学地开展夏秋季“治气”攻坚,加强督查考核问责,倒逼责任落实。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