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变局推动能源市场加速演进

2024-7-5 10:47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上半年,国际形势、油气市场和能源转型层面均出现不确定性上升趋势。下半年,欧洲和中东的地缘政治冲突或将趋缓,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将有所改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4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2%,其中,中国经济将增长5%。此外,旺季供需缺口将支撑油价,预计三季度布伦特原油均价将为88美元/桶,全年均价为85美元/桶。与此同时,清洁能源投资优势将扩大,各国将加快氢能产业布局。Rystad预测,今年底中国将安装2.5吉瓦制氢电解槽,每年可生产22万吨绿氢。

本版文字由 毛若冰 提供(作者单位: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

上半年国际形势、油气市场不确定性上升

大国竞争和地缘冲突加剧,我国积极应对国际形势变化

美国加强对华限制。美国联合欧盟炒作所谓的“中国产能过剩”问题,向我国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半导体等商品加征关税,针对我国造船业启动301调查(根据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对他国不公平的贸易行为发起调查);威胁扩大对我国银行和公司的次级制裁。

全球大选形势下,多国出现政治极化、碎片化趋势。极右翼势力在欧洲议会选举中异军突起,引发法国、比利时政局动荡,作为欧洲政治的“风向标”,标志着欧洲政局呈现碎片化、保守化趋势,将进一步加剧欧盟内部分裂。莫迪连任印度总理,但其领导的印度人民党获得议席未过半数,成为莫迪2014年执政以来获得的最少支持,印度政局不稳将向中印关系输出不确定性。长期稳定执政的“非洲人国民大会”在南非议会选举中赢得议席占比仅为40%,跌至30年来新低,使其内外政策不确定性增加。

我国外交积极有为。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国务卿布林肯先后访华,我国气候特使刘振民访美,中美防长在新加坡举行的香格里拉对话会上会晤,两国高层保持高频交流。同时,我国邀请德国总理朔尔茨访华,习近平主席访问法国、匈牙利、塞尔维亚,扩大我国外交战略空间。此外,我国还加强与印尼、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的沟通协调,力促周边局势稳定。

美国推迟降息时间,大国押注产业政策强化技术竞争

主要经济体表现良好。美国经济保持韧性,一季度同比增长2.9%(2023年四季度同比增长3.1%),服务业持续处于扩张区间。欧洲经济呈现复苏态势,欧元区经济一季度同比增长0.4%(2023年四季度同比增长0.1%),服务业表现强势,制造业边际改善。我国经济开局良好,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房地产政策优化、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稳增长政策利好,以及外需改善、出口回暖等因素支撑下,一季度增长5.2%。

美欧货币政策分化。欧元区6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增长2.5%(5月同比增长2.6%),由于欧洲经济持续低迷,虽然通胀出现反复,但为刺激经济增长,瑞士央行3月率先降息25个基点,欧洲央行6月降息25个基点,是近5年来首次降息。同时,美国5月CPI同比上涨3.3%(4月同比增长3.4%),核心个人消费支出平减指数(PCE)持续在2.8%左右,由于经济基本面较强劲且通胀仍有黏性,美联储连续7次维持利率不变。

产业竞争成为焦点。欧盟出台《净零工业法案》《欧洲经济安全一揽子计划》《欧洲太阳能宪章》等政策文件,叠加美国出台的《芯片和科学法案》《通货膨胀削减法案》及实施的巨额补贴,标志着主张自由市场竞争的西方国家普遍转向国家主导的产业政策,希望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在前沿高端技术竞争中抢占先机。

发展中国家社会继续承压

发展中国家面临多重压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24年,拉美、中东和中亚、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增长2%、2.8%和3.8%,整体增速有所回升,但仍然偏低,CPI分别达到16.7%、15.5%和15.3%,居高不下;埃及、土耳其、苏丹、尼日利亚等国家则饱受通胀困扰。

同时,全球高利率环境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资本外流和汇率贬值的压力未明显缓解,3月埃及爆发汇率危机,4月印尼盾、越南盾、泰铢等亚洲国家货币普遍贬值,将减少各国外汇储备,并增加生活必需品进口成本,可能削弱社会稳定性,增加公共安全风险。

地缘风险溢价减弱,油气价格波动下跌

国际油价由涨转跌。在欧佩克+限产保价、地缘政治局势紧张、世界经济复苏等因素支撑下,1~5月,布伦特原油均价为83.7美元/桶(2023年为82.5美元/桶),总体高位运行。受中东地缘政治冲突蔓延的溢出效应冲击,4月布伦特原油均价涨至89.4美元/桶。然而,进入5月后,市场对地缘政治风险的反应越发疲倦,欧佩克+“限产保价”政策有所松动,允许部分成员国四季度开始增产,叠加全球商业原油库存超预期上涨,5月布伦特原油均价跌至83.7美元/桶,6月4日一度跌至77.52美元/桶的阶段性低位,此后有所回调。

欧亚气价同步下跌。随着地缘政治冲突溢出效应减弱,管道气对欧洲出口恢复平稳,欧洲制造业持续萎缩且库存处于高位,抑制了采购需求,1~5月,东北亚JKM和欧洲TTF均价分别为9.8美元/百万英热单位(2023年为13.8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和8.9美元/百万英热单位(2023年为12.9美元/百万英热单位),整体呈下跌趋势。2月进入消费淡季后,欧亚气价跌势明显;4月以来受中东地缘政治冲突升级,挪威等主要生产国设施检修或故障停产等因素影响,欧亚气价有所回升,但涨幅相对有限,气价波动幅度明显收窄。

电动替代持续深化,绿色政策变数增加

欧盟强调绿色工业竞争力。作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领头羊,欧盟能源政策重心从加快绿色转型转向提升绿色工业竞争力,旨在建立上游原材料供应、中游研发部署、下游市场运营的绿色制造业全产业链,减少外部依赖,提高独立自主研发能力。考虑到经济持续低迷、各国政局右转趋势下欧盟落实绿色政策意愿减弱、难度增加,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能源转型优先级,提高了绿色产业的对外合作门槛。

我国加强对石化行业的碳约束。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提出积极发展新型储能,加快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统筹推进氢能发展,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0%左右(2023年为17.7%)。针对石化行业,要求严控炼油新增产能,全面淘汰200万吨/年及以下常减压装置,加快节能降碳改造,支持建设绿氢炼化工程,今明两年石化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将节能约4000万吨标煤、减碳约1.1亿吨。

成品油替代加速。一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209万辆,同比增长31.8%,市场渗透率为31.1%,替代汽柴油消费超过500万吨,对成品油市场的冲击继续深化。

下半年国际格局与能源市场或将加速演变

全球大选年形势震荡,金砖国家推动世界秩序变革

欧洲和中东的地缘政治冲突或将趋缓。此外,据多项民意调查显示,美国总统拜登与前总统特朗普的支持率仍然胶着,美国大选形势扑朔迷离,若特朗普重返白宫,其激进政策将极大冲击国际形势,需持续跟踪。与此同时,需要关注美欧保护主义、民粹主义引发的对华政策变化。

美欧打击中国新兴产业。围绕所谓的中国产能过剩和产业补贴问题,美国将加强与欧盟、日本的政策协调,并将其作为对华竞争的新工具,可能联合盟友采取增加关税壁垒、加强投资审查、限制对华投资等相关措施。

金砖国家凝聚共识。沙特、伊朗、阿联酋、埃及等国家将首次参加今年10月举行的金砖国家峰会,目前泰国、印尼、土耳其等国家也申请加入,预计各方将加强政策协调沟通,稳步推进金砖扩员进程,完善金砖+合作机制,商讨如何应对西方制裁引发的合作风险。

全球经济韧性好于预期,大国将加强高端技术竞争

全球经济增长前景改善。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4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2%(较1月的预测值上调0.1个百分点),其中美国、中国的经济将分别增长2.7%和5%,分别上调0.6和0.4个百分点;欧元区经济复苏势头增强,与之前相比,预期略为乐观;亚太地区经济将增长5.2%,继续领跑全球,印度、印尼、越南、马来西亚经济将分别增长6.8%、5%、5.8%和4.4%。

美联储下半年可能启动降息。随着高利率的抑制效应逐渐显现,美国经济降温迹象将更加明显,制造业继续收缩,通胀重返下滑轨道,美联储可能年底前启动降息,将缓解发展中国家资本流出和非美元货币的贬值压力,届时人民币有望升值,将助推我国资本市场回暖。

高端技术竞争更趋激烈。随着大国竞争加剧,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高端技术更受重视,不仅是提振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而且成为决定国家未来竞争力的关键。我国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大力推动高端制造业跃升,致力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美国以“友岸外包”“近岸外包”吸引制造业回流,希望巩固先进制造业全球领导者地位;欧盟加大对半导体、新能源等前沿技术的补贴力度,着力提升工业竞争力。

回归供需基本面,关注消费旺季需求兑现情况

旺季供需缺口将支撑油价。随着北半球进入夏季消费旺季,全球石油需求将出现季节性增长,叠加欧佩克+延续减产政策,将出现一定供需缺口,对国际油价构成支撑,预计三季度布伦特原油均价为88美元/桶,呈现回升势头。进入四季度,由于全球石油需求增长动力不足,若欧佩克+延续乃至深化减产,叠加美国启动降息进程,国际油价仍有一定支撑,但若欧佩克+转向增产,需警惕油价超预期下跌风险,预计2024年布伦特原油均价为85美元/桶。

亚太液化天然气(LNG)需求将支撑气价。随着需求旺季到来,全球夏季天然气发电和冬季取暖需求将增加,我国、南亚、东南亚等亚太国家经济强劲增长将引发LNG需求回升,同时2024年全球新增LNG供应有限,将对气价构成支撑,但经济低迷下欧洲需求增幅有限且库存高企,将抑制气价大幅走高,走势会趋于平稳,预计下半年东北亚LNG现货、欧洲TTF均价分别为12~14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和11~13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出现回升势头。

新能源发展势头迅猛,大国强化氢能产业的超前竞争

清洁能源投资优势扩大。据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世界能源投资报告》,2024年,全球能源投资总额将首次超过3万亿美元,其中2万亿美元(2023年为1.7万亿美元)将用于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储能、电网、低排放燃料、能效等清洁能源技术,是化石能源投资的2倍(2023年为1.5倍)。太阳能领域投资将达到5000亿美元,引领电力行业转型。从国家来看,中国、欧洲、美国领跑全球清洁能源投资,投资合计达到1.36万亿美元,占全球比重超过2/3,说明全球清洁能源投资存在严重的地区不均衡问题。

新能源汽车和LNG重卡加速替代成品油。预计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170万辆,比2023年增长23%,渗透率将接近40%,替代汽柴油将超过2000万吨,持续冲击成品油消费。与此同时,LNG重卡市场增长迅猛,将带动LNG加气量增加,替代部分柴油消费。

各国加快氢能产业布局。欧盟批准法国、德国、意大利、葡萄牙等欧洲七国的“氢基础设施计划”,将出资近70亿欧元(约合546.94亿元人民币)建设3.2吉瓦的大型电解槽,新建或改造2700公里的氢气运输管道,开发至少370吉瓦时的大型储氢设施,以及相关配套的码头和港口基础设施,预计2030年前投运。同时,挪威能源咨询公司Rystad预测,今年底中国将安装2.5吉瓦制氢电解槽,每年可生产22万吨绿氢。

评论:我国能源企业应主动求变 在不确定性中把握确定性

在不确定性上升的全球环境中,我国能源企业应准确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捕捉全球市场变化中的积极因素和发展新动能,从国际形势和行业趋势中把握确定性,在防控相关风险的同时,继续深化国际能源合作,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产业升级转型。

紧跟全球地缘政治和经济形势变化,切实管控相关风险。我国能源企业应追踪地缘政治冲突、大国竞争、各国选举引发的重点国家风险和对华政策变化,特别是美国大选进展、美国启动降息进程、美欧出台对我国新兴产业的打压措施等,加强重大风险预警,做好风险预案,管控西方制裁引发的合规经营风险,增强对外部环境的抗风险韧性。

研判国际油气价格走势,坚持油气进口来源多样化。我国能源企业应持续跟踪研判下半年的国际油气价格走势,及时调整原油和LNG采购节奏,管控资源落实和经营管理成本。此外,我国能源企业还应增加对外资源采购的多元化和灵活性,拓展采购来源和渠道,提高资源供应韧性和弹性。

加速出海远航,优化国际化战略布局。我国能源企业应保持战略定力,发挥特色技术优势,聚焦中东、中亚、亚太、非洲、拉美等共建“一带一路”地区,优化投资布局,打造多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海外能源生产基地,加强与沙特等中东地区重点资源国的能源全产业链合作,积极参与中亚地区油气开发和炼化项目,在亚太地区加强炼销贸易布局,探索介入西非、东非、北非海域区块的勘探开发活动。

加快产业升级转型节奏,增加绿色能源供应。为应对我国成品油需求即将达峰的前景,能源企业应加快传统产业升级转型节奏,紧抓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的机会,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效能,推动节能降碳改造和工艺流程改造,推进可再生能源替代进程,超前布局氢能业务,并巩固全球领跑优势。

防控海外公共安全风险,加强日常预警工作。我国能源企业应加强与投资项目所在国家政府部门的沟通联系,将恐怖主义风险纳入项目运营和风险防控的常态考量,做好日常防控预警工作,着力管控公共安全风险,确保项目人员和资产安全。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