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电”传向千家万户

2024-7-5 11:30 来源: 工人日报客户端

盛夏时节,素有“风城”之称的新疆克拉玛依乌尔禾区蓝天白云,广袤无垠。7月2日,伴随着热烈的掌声和阵阵欢呼声,由中建五局三公司建设的乌尔禾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正式并网发电,将绿色电能传向千家万户。

“从2023年11月,我们上千名建设者在这里扎根,以荒漠戈壁为‘家’,到大家克服重重困难,在这里‘鏖战’180天,建成这样一个超大型光伏发电项目,我们让‘绿色的种子’在戈壁滩上成功开出‘灿烂之花’。”该项目经理马腾说。

戈壁深处战风沙

2023年冬季,经过长途奔波,一群建设者来到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区一个戈壁滩深处,这个素有“魔鬼城”、“风城”之称的城市曾让不少建设者忧心忡忡,“来之前,听说这里一到风季,最大风力可达12级,狂风在戈壁滩吹得黄沙漫天。”该项目建设者刘强回忆道。然而,来的第一眼,他还是被当地的雅丹地貌所震撼,对着落日也不禁吟起那句古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而真正到项目要开始施工时,所有人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项目建设的光伏厂区位于戈壁滩深处,距国道10余公里,距附近最近的小镇近40公里,而且连最基本的水、电都没有,还要时常面对强劲的大风。最终,经过一个月的艰苦努力,大家克服了重重困难,才完成了临时设施的建设,在戈壁滩深处有了一个“家”。

同时,恶劣的自然环境也成了项目建设的“拦路虎”,项目所在地冬夏季地面最高温差可以达到100摄氏度,夏季烈日炙烤,冬日滴水成冰。即使如此,项目部始终将参建人员生命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倒排工期,合理调整施工计划,在气温适宜时进行集中施工;此外,主动联动乌尔禾消防队等单位,进行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工人急救能力;项目还专门设置了医疗点,配备医疗物资,以及时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严把质量交答卷

“你们是光伏场区四个标段中图纸出具最晚、开工最迟,但效率最高、进度最快的标段,而且一直严把质量关,为我们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一天,该项目业主单位相关负责人兴冲冲找到了马腾,不断夸奖。

该项目是中建五局三公司在新疆地区的首个光伏项目,对所有设计和施工人员都是一个全新的挑战,而且在建设前期,由于先天环境恶劣、项目施工机械短缺、一线施工人员经验不足等问题,导致推进缓慢,各单位都整日焦头烂额。

为此,项目部很快做出了调整,积极协调机械进场,倒排施工计划,每天召开进度碰头会,查摆现场建设问题,同时狠抓精细化管理和过程工序验收……项目部管理人员每天早晚都不定期地奔走在光伏厂区内各个角落,监管安全生产、检查施工质量、督促生产进度等。

不久后,该项目便完成了从每天成孔浇筑600个,到每天浇筑5000个的跨越,在建设高峰期,每天可安装2500块光伏板。同时,为严把质量关,施工前都先进行样板施工,并开展样板讲解,为施工队伍宣贯工艺和要求;施工后强化质量复核,严格按照样板要求验收。

勇于创新结硕果

在戈壁滩施工,由于地质条件特殊,钻孔容易成孔难,经常需要二次甚至多次成孔,才能满足灌注桩一次成孔的要求。而为了解决多次成孔造成的人力机械浪费和进度滞后问题,项目技术人员和施工员主动向同行学习,向一线建设者学习,在光伏厂区内的不同地形中进行成孔,找出成孔和浇筑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制定严格的机械钻孔成孔操作流程,最终提高了微孔灌注桩一次成孔的合格率。而这只是该项目勇于学习创新的一个缩影。

面对施工现场常年大风,为保证光伏支架安装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项目管理人员提前学习、创新,让固定式光伏支架一次验收合格率极大提高,相关研究成果先后获陕西省QC成果二类成果1项,三类成果1项;而通过对相关技术标准的梳理和摸索,针对桩基预埋件的深度高度、光伏支架倾斜角度、光伏组件安装扭矩、电缆接头与制作、到集电线路的接入等,借助一定的技术创新,每一项都实现了顺利验收。

“这个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发电1.6亿度,按照火电标煤耗计算,建设投运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5.08万吨,每年可减排15.88万吨二氧化碳、4.32万吨烟尘、0.48万吨二氧化硫及0.24万吨氮氧化物,真正实现让千家万户都用上‘绿电’,为国家‘双碳’目标做出贡献。”马腾自豪地说。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