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能源与环保体制改革
深化能源与环保体制改革
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对能源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改革开放以来,能源的
市场化改革在一些领域有所突破,但并未全面完成,总体上处在计划与市场并存的双重体制下,这是能源利用粗放、结构调整缓慢的重要原因。体制雾霾不除,大气雾霾难消,能源的市场化改革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抓紧提出油气全产业链市场化改革方案。改革应覆盖油气上下游各个环节。一是改革矿产资源管理体制。对尚未开发的石油、天然气区块以及页岩气、页岩油等非常规油气区块进行招标出让,价高者得。既体现国家对资源的所有权,也可有效提高国内油气的供给能力。二是改革流通体制。在油气批发、零售、进出口环节放开准入,允许各类经营主体进入。这将有利于我们抓住这一轮全球油气价格下降的机遇,加快能源结构调整的步伐。三是对油气管网实行“网运分离、放开竞争性业务”的改革。对网络
运输实行单独定价、单独核算。
第二,深化
电力体制改革。抓紧出台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电网退出单边购买方的地位,真正实现发电方与用电方“多买多卖”的直接交易。取消各地自行下达的发电量计划,实行
节能发电调度,按照可再生能源法的要求,确保可再生能源无条件全部上网。
第三,统筹推进国企改革与能源行业改革。能源领域中国有经济的比重比较高,有的一个行业就几家国企,比如电网、油气、核电等。建议由国家发改委牵头,财政、能源、国资等相关部门参与,研究提出能源行业改革和能源国有企业改革相结合的综合性方案。
第四,推进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建议下放大部分能源和重
化工业的审批权限,促进重化工业中规模效益明显的大项目上马。通过竞争,以先进生产能力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在放开对竞争性业务管制的同时,政府应加强对电网、油气管网的监管,促进他们
第三方开放。
第五,改革节能环保监管方式。建议建设项目的环评从前置审批改为同步审批,取消节能评估审批。政府对环境的监管从主要是事前审批转到项目的全过程监管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