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会展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近年来,我国
北京、上海等11个城市针对会展业的发展,出台了专门的规范、规划、意见、规定,从优先发展政策、规范管理、加强
市场监督政策、财政支持与奖励政策、税收优惠政策、人才使用政策、促进展览业对外合作政策等方面,鼓励发展会展业,但是针对绿色会展优先发展等方面,重视程度有待提高。为推动我国绿色会展事业,应研究有关优先发展政策,对于符合绿色会展条件的项目,在项目审批、金融、财税政策等方面,应给予优惠政策;对于符合绿色
认证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在项目的开办及产品、服务的供应等方面,应给予更为便利的条件和优先权利。
2.加强对会展项目的绿色审查,建立健全会展项目绿色审查制度
对于会展场地建设、布展和展览活动计划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应实行一票否决制;在展览活动过程应建立完善有关环境监测制度,及时监控展览活动的环境影响因素。
3.建立、完善绿色会展项目管理标准、技术标准、评价标准体系绿色会展标准
是落实会展优先发展政策和实行相应的审查制度
第三方认证工作的基础,也是企业等有关机构推行绿色会展活动的指南。绿色会展标准包括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和评价标准。北京奥运及上海世博制定了较为先进和完备的绿色标准制度,要在此基础上,要吸收国内外有关科研成果及成功实践的经验,从实际出发,制定一套既符合我国会展市场实际,又顺应国际会展市场潮流的绿色会展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有关标准,进一步细化有关技术标准和管理流程。
4.推进绿色会展第三方认证工作
绿色会展第三方认证是指会展项目业主与顾客之外的第三方管理机构或社会组织,按照有关的绿色标准对会展项目或会展企业的查证,以确定会展项目或会展企业的管理体系符合绿色标准的程度。
英国标准化协会于2007年出台了BS890l:2007可持续会展项目管理体系规范(BS8901),该规范是一部较为规范、完整的标准,适用于各种大型会议和特殊的会展活动,诸如20l2伦敦奥林匹克、音乐节和
航空展等。BS8901针对会展组织者、场地及会展供应链中的总包或单个供应商。BS890l涉及会展项目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经济和社会3方面的内容,其中有关环境的规范即可视为绿色会展的内容。根据英国标准化协会提供的有关案例,实践证明实施BS8901并开展有关第三方的论证在绿色会展方面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1)减少
碳排放和垃圾排放,改进资源和整个会展供应链的效用;
(2)提供更有效的会展策划机会,促进会展设备、设施的再利用;
(3)对会展的环境负面影响采取措施,如减少“
碳足迹”、加强“三废”管理、改进生物多样性。此外英国及其他国家的行业或地方政府机构也制定了有关的标准或指南:如英国环境与可持续委员会2009年5月发布了《走向绿色会展——减少会议环境影响指南》(GreenerEvents:A guide to reducing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conferences and seminars),美国建筑业协会(AIA)2007年发布了2030可持续发展:绿色会议指南(SUATAINABILITY2030:Green Meeting Guidelines)。
我国会展行业可在完善有关绿色会展标准体系的基础上,吸收国外有关第三方论证的经验对绿色会展开展认证,提升全行业绿色管理水平。一方面要发挥北京奥运、上海世博的辐射功能,在管理组织、管理经验、管理人才等有关资源方面,进一步进行规划、组织和挖掘,加强第三方认证机构的建设;另一方面在制度建设方面,制定有关政策,培育第三方认证的市场环境,形成政府调控、会展企业自我发展、第三方认证机构推进的绿色会展社会体系。
5.完善我国的绿色会展组织体系
绿色会展组织体系是指以会展项目为核心的供应链及其他相关方体系。根据BS8901:2007《可持续会展管理系统使用指南规范》(BS8901:2007 Specification for a sustainable event management system with guidance for use)和BS8900《相关方界定和参与指南》(Guidelines for stakeholder identification and engagement,BS8900.),绿色会展的供应链单位包括:(1)会展组织者;(2)会展场地提供单位;(3)供应商;(4)承包商等;(5)其他。根据上述文件,绿色会展的相关方包括:(1)会展项目业主;(2)供应链单位;(3)会展雇员;(4)会展顾客、观光者或/和参与者;(5)合作者和发起人;(6)产业利益组织(如行业/产业机构);(7)当地社区(包括邻里和
交通枢纽);(8)立法机构(如地方政府);(9)急救服务;(10)安全服务;(11)相关非政府组织(如环境集团)。
6.完善绿色会展供应体系
完善绿色会展供应体系是确保会展项目达到绿色标准的必要前提。完善绿色会展供应体系,第一要建立完善有关绿色会展供应链的技术、管理标准;第二要制定有关政策,实行地方城市及会展企业绿色供应商注册制度;第三要推行绿色商品标识及绿色会展第三方认证工作;第四要加强绿色供应商自身建设,改进绿色会展商品、服务质量,建立完善绿色会展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