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非智库关于深化全球发展合作的共识》暨中非达累斯萨拉姆共识为主要内容的中非智库
论坛第十三届会议与第37届非洲联盟峰会等会议取得丰硕成果。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内涵,在中非智库论坛第十三届会议上提出,要对接国际倡议和国家规划,筑牢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纽带,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非盟《2063年议程》、“一带一路”倡议等框架下,结合各国发展规划,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生产要素自由流通,梯次接续新能源、信息技术、
航空航天等高科技产业发展,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等成果均与绿色发展密切相关。而这充分证明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与完善国际合作机制的重要性。气候科技合作作为这三大行动的融合,显得尤为重要。气候变化是当下全人类的共同挑战。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中国坚定践行多边主义,努力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作为世界第二大洲,非洲虽然资源丰富、人口众多,但社会经济发展落后,技术储备不足,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面临着巨大风险。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合作伙伴关系倡议的大力推动下,坚持中非双方的气候科技合作有利于双方共建绿色“一带一路”,推动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对引领新形势下的国际合作和全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非气候科技合作的发展契机
气候变化导致非洲灾害频发。非洲是全球气象灾害发生最频繁区域之一,极端高温天气、干旱、洪水等给科技水平较为落后的非洲大陆带来重大损失。2022年,非洲大陆有1.1亿多人直接受到与天气、气候、水有关的灾害影响,据2022年紧急事件数据库的数据,自然灾害共造成约有5000人死亡,其中48%与干旱有关,43%与洪水有关。根据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非洲气候
政策中心的预测,2020年至2030年,气候变化给非洲造成的损失和损害预计达到2900亿美元至4400亿美元之间。除此之外,非洲在受到气候变化后所造成的影响还包括瘟疫、饥荒等次生灾难所引发大规模人道主义危机以及带来的气候移民缺乏谋生手段、西方国家“气候霸权”的制约等。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举措成效显著。中国本土幅员辽阔,从气候带类型来看,东部受东亚季风影响显著;处于干旱区半干旱区的中西部地区,地处欧亚大陆腹地,是东亚季风和西风环流的交互作用区。丰富的气候类型,巨大的地域差异,使得中国各地由气候变化所引起的灾害与环境
问题各不相同。如东部季风区的洪涝灾害,西部干旱与半干旱区的土地荒漠化等问题。中国致力于以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针对气候变化所引起的灾害与环境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有效举措。如针对西北因干旱引起的沙尘暴等问题,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针对农牧交错带沙漠化加剧,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针对农牧交错带的降水年变化率大,对全球气候变化敏感,采取适合于降水变化的“波动性农牧业”模式加以改良;针对“大气环境变化与
碳中和”“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技术与评价体系”“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等,深化生态环境科学研究合作。此外,作为海陆兼备的国家,中国的海岸线长,海洋生态系统长期受到气体排放、燃料化石燃烧等因素影响造成海面温度升高、二氧化碳浓度增加、降水模式改变等问题,我国也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举措进行改善,例如通过
浙江师范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共同落实和推进浙江上黄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森林)立足于浙江复杂山地,围绕生态环境质量、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演化、水—土—气—生连续体的多污染物、跨介质迁移等科学过程,开展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理论方法创新、复杂过程模拟、优化决策支持紧密结合的系统综合研究。这些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举措探索,为包括非洲在内的“一带一路”国家提供了经验借鉴。
中非气候科技合作前景展望
诸如包括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和中非智库论坛第十三届会议,无不彰显构建完善的全球绿色治理体系的重要性,明确了依托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对于完善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体系的积极作用。通过此次峰会构建的合作框架,与中非合作论坛形成相互照应,将有力促进中非双方高质量绿色发展。中非气候科技合作研究作为中非共建绿色“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仍需在气候变化危机应对能力提升与长效机制上发力。
建立长效机制切实推进中非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构建科技、教育、人才三位一体,中非双方相关部门协同推进的长效机制,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依托非盟、各非洲次区域组织与国家间等不同层面的合作,中非双方可以借助非盟教育战略,依托我国科协及其下属学会、高校、智库、院所、企业等科技组织与科研机构,打造中非共建绿色“一带一路”研究教育人才培养高地,建成国家地方高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合作共建一批创新载体;确立中非气候变化研究教育人才双向互动与定期交流机制,选派中国气候变化研究专业科技人才赴非洲开展访学交流,通过专项人才联合培养计划等方式帮助非洲孵化气候变化研究专业科技人才;加强中非气候变化教育领域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知识共享与思维碰撞,帮助非洲人民去除西方国家“气候霸权”的制约和压迫,树立非洲气候变化治理保护的文化自觉与自信,自觉参与共建绿色“一带一路”长效机制。
以科技合作助力提升中非应对气候变化危机的能力。非洲国家能够意识到过度的能源利用、土地利用招致的气候问题,但受限于自身科创动力有限、专项经费短缺等因素,无法改善气候问题。因此,以科技合作助推中非气候科技合作,推动中非绿色“一带一路”新发展,是双方的共同愿望。而我国在气候研究治理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通过与非共享,可以让非洲各国气候治理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实现以科技合作助推中非气候变化新发展。具体形式可以通过中非共建气候变化治理研究中心与实验基地、定期开展气候治理学术研讨交流等方式展开。
以中非典型区域的研究为重点全力推进气候变化科技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中非双方的合作最终要落实到各典型区域的研究与合作。例如可将中国西部风沙防治的经验与中西非沙漠地区的荒漠化相结合,着重开展防沙治沙和防治荒漠化技术等的科研和技术研发;可将中国的持续实施三北、长江等防护林和天然林保护,东北黑土地保护与非洲萨赫勒地区和撒哈拉地区气候变化导致土地退化和荒漠化问题结合,推动实施实施“非洲绿色长城”工程。可将我国开展长江干流和主要支流两侧、京津冀周边和汾渭平原重点城市、黄河流域重点地区等重点区域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与非洲减缓撒哈拉沙漠的继续南下、推进沿线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态修复与治理结合,推动非方持续提升生态
碳汇能力。
非洲谚语“一根原木盖不起一幢房屋”是对中非合作的充分印证,也是对中非共建绿色“一带一路”,构建命运共同体的真实写照。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时代的潮流。当今世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加强合作是国家发展的需要。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非更需并肩奋斗,共同致力于中非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为高水平建设中非命运共同体注入绿色发展活力,奏响绿色生态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