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并将2015年定位为“稳增长调结构的紧要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改革”一词在报告中出现80余次。未来中国社会的发展目标是什么?经济走向将出现哪些变化?
做好环保税立法工作
让偷排偷放和姑息纵容者付出代价
报告:环境污染要铁腕治理。我们一定要严格环境执法,对偷排偷放者出重拳,让其付出沉重的代价;对姑息纵容者严问责,使其受到应有的处罚。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环保局原总工程师包景岭:铁腕治理,一是环保法制建设,二是严格执法,三是发动群众,四是深入改革。新环保法实施,对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进行修改,这都是加强环保法制建设的具体体现。要严格执法,让违法者付出沉重代价。
今年,二氧化
碳排放强度要降低3.1%以上,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都要减少2%左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要分别减少3%左右和5%左右。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广新能源汽车,在重点区域内重点城市全面供应国五标准车用汽柴油。2005年底前注册营运的黄标车要全部淘汰。
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行从水源地到水龙头全过程监管,推行环境污染
第三方治理。做好环保税立法工作。我们一定要严格环境执法,对偷排偷放者出重拳,对姑息纵容者严问责。
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进工业废物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要推进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拓展重点生物功能区。今年新增退耕还林还草1000万亩,造林9000万亩。
解读分析
管理由分头向全过程转变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世秋表示,报告中提到的环境保护
问题,覆盖面很全,基本上抓住了环境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从中可以看到中国环境管理方面的变化。从理念上来说,更加深化,强调了环境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中作为人类自然之本的作用。
从管理模式上说,由过去的分头管理向全过程管理方式转变。全过程就是从污染源的生产、交换、消费最终到排放清理过程,明确了都要监督治理。另外一个变革是强调通过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的变化,探讨环保问题解决之道。
报告强调了对偷排偷放者出重拳,显示了对国家强势推动、铁腕治理的决心。另外,政府也强调可以改变价格信号,比如税收、交易价格,用经济手段治理污染。张世秋表示,公众对环境污染的知情权、监督权也非常重要。未来环境管理模式的变革、中国环境变化态势都需要公众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