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我国早在2008年,我国就成立了
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交易所.天津
排放权交易所,迈出了构建璇交易
市场的第一步。目前我国已成立多个地方能源环境交易机构,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作指导.各机构只能催生地方的、区域性的
碳交易市场。如果继续割裂发展.不仅不利于全国性碳交易市场的形成.更不利于中国与国际碳交易市场的接轨。
我国有关
碳排放标准目的仅停留在各交易所的初级阶段。只有国内标准统一了.才能考虑与国际标准接轨的
问题。但究竟哪个标准能上升为国家标准,或这些标准能否与今后杼可能出现的国家标准相一致,目前还无法做出明确评判。我们应结台中国国情,参照国际惯例研究制定我国相关碳排放标准,以便为核算碳排放量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为碳交易市场提供标准化的,可信服的市场。目前
己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成立了7个碳交易试点。
建立排放交易体系最好的途径就是运用市场化的运行手段。由政府引导建立包括规则的制定、总量的制定、
碳配额的分配、排放量的测量和核证等在内的一整套体系。对于碳交易市场体系而言,目前,急需的是中央政府相关部门要处理好相对量指标的交易操作问题。除了制订全国统一的标准外,包括碳排放在内的能源交易体系的建立也非常重要。通过建立大用户与供应方之间的原油谋炭、
电力等文易机制不仅可以有效平抑国际和国内能源价格渡动的冲击,更能够为国内能源价格改革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
据业界人士认为,我国碳交易体系的建立最好还是通过市场化的手段逐步完善,采用金融的手段实现
减排应该遵循这样的规律。面对越来越多的能源交易机构的出现,而政府要做的是制定有关游戏规则.让交易所充分竞争。
碳交易市场建设的滞后已经使中国丧失了在全球碳交易市场的定价权和主动权。据专家预测,未来全球的碳交易总额将超过石油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但有关数据显示,中国碳交易的价格每吨要比印度少2~3欧元,更不及欧洲二级市场价格的一半。据业界人士认为:拥有
碳市场的定价权不仅取决于碳贸易量,还首先必须建立起一个统一的碳交易平台,为买卖双方提供充分的供求信息。
鉴于此,笔者认为,
碳减排资酥和配套环境综合决定了其在碳市场上的议价能力。因此我国需尽快形成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而各交易所也要有统一的意识,最好相互联合起来制订标准,提交给政府。使之成为全国标准.也可以在当地政府点持下做一些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