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林业局2010年7月颁布的《
碳汇造林技术规定(试行)》相关规定,实施碳汇造林活动前,要对拟开展造林的地点进行造林地调查与基线调查。可见,实地调查和基线调查对规划设计的重要性,只有掌握详实的调查数据,对地表植被、土地利用状况、人为活动和碳库等调查内容真实反映,才可能为规划设计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提高森林的碳汇作用。
严格标准,责任到位。在施工过程中,个别实地碳汇造林点出现与规划设计不相符合的现象,主要表现在:种植树种不符、混交方式不符甚至只种植了1-2个树种、栽植点配置不规范等。因此,施工前,要加强施工队伍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掌握碳汇造林技术标准;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检查制度,每完成一个工序即检查一个工序,检查合格方可进入下一工序,不合格的立即返工,直至合格为止。其次,层层落实责任,明确各自职责,认真做好各阶段的检查工作,重点把好整地备耕、选用苗木质量、种植技术及抚育环节的工作,做到弱苗不栽,病虫苗不栽,无顶芽苗不在,损伤苗不栽,干根苗不栽,种植苗木要求随起随栽,起苗不伤根,运苗不伤干,栽植不窝根,推广采用“三埋两踩一提苗”栽植法,并大力推广使用生根粉浸根、地膜覆盖、保水剂、截杆埋根、容器苗等抗旱造林新技术,最大限度提高碳汇造林成活率保存率,进一步提高造林质量。
创新方式,加强管护。为提高碳汇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对碳汇造林后的抚育管护工作要非常重视,对抚育和管护工作提出具体要求,重点包括:造林后及时检查成活率,发现死苗及时补植;加强施肥、除草管护,对人畜活动频繁的造林地的村边、路边,采取拉网、围栏等方法进行封禁,并切实做好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控工作。在碳汇造林的前三年坚持每年至少抚育2次,主要对幼树坑内定期松土除草扩穴,减少养分流失。同时,创新管护方式,可采用承包、合作、责任制或山林权责人自行管护等方式。建议实行专业管护为主,与群众护林为辅相结合办法,推行分片承包管护责任制,明确责、权、利,激励护林人员的积极性,增强责任感。
另外,由于碳汇造林的标准较高,再加上劳务工费不断上涨,仅靠现在上级统一安排的投入资金营造碳汇林还很有限,按现在单位面积投入资金每亩平均450元,难于达到高标准造林的要求。所以,要借助当前全国重视碳汇造林的大好时机,加强对碳汇造林知识的普及,转变社会各界和相关部门对碳汇造林的的认知,广筹社会资金,特别是一些热心林业生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