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低碳化、
碳中和已是不可逆转的时代大势。9月10日,太原能源低碳发展
论坛,又要和新老朋友欢聚汾水之畔,共同向全球发出“发展能源新质生产力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的低碳发展最强音。
从第一届煤博会“循环经济新思维、能源产业新增长、交流合作新平台、对外开放新跨越”的主题,到本届太原论坛主题“发展能源新质生产力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盛会主题的演变,折射出
山西在能源革命道路上转型升级的路径与方向,展示了山西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担当与作为。
主题演进 论坛升级
时间回溯到2007年9月16日,第一届中国(太原)国际煤炭与能源新产业博览会开幕,主题是:循环经济新思维、能源产业新增长、交流合作新平台、对外开放新跨越。作为中国的能源大省,山西第一次站在世界的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2012年,第四届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举行,主题是:绿色能源与转型跨越。煤博会更名能博会的背后,山西不再只盯着煤,而是要在更广阔的领域,迎接能源转型升级发展的新浪潮。
2016年,第六届能博会,主题是:黑色煤炭绿色发展、高碳资源低碳发展。能博会迎来新的伙伴——中国(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包括主论坛和低碳城市论坛、科学家论坛、企业家论坛3个平行论坛。这是山西唯一由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论坛。
2022年太原论坛,主题为“能源、双碳、发展”。太原论坛首次设立主宾国。“以色列环保部气候图研发”“促进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创新”“能源创新对
减排的影响”“金融规约及环境规划”,在以色列主宾国论坛上,4场不同主题的圆桌会议举行。中以两国能源领域的专家围绕气候变化等议题展开讨论,助力双方低碳合作。
“紧跟能源趋势,在发展大局中体现使命担当。”太原论坛组委会秘书处副秘书长赵江燕表示,太原论坛顺应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趋势,设立“能源双碳发展”“智慧能源绿色共赢”等主题。通过这些主题,汇聚来自中国和世界各地的能源领域知名科学家、国际组织负责人、高级政府官员和业内人士,交流新思想、新观点、新理念,为推动全球能源治理新格局的加快形成贡献中国力量、发出中国声音。
太原论坛自举办以来,规模和质量大幅提升,参会嘉宾规格不断升级,论坛活动的专业性和高规格、多样性和多元化更加突出,日渐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和权威话语权的能源领域高端对话平台、成果发布平台和国际合作对接平台。
先行先试 创新改革
变化的主题,犹如跳动的音符,谱写出山西在能源革命道路上奋进的变奏曲。
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山西的重大使命。2019年试点工作开展以来,省委、省政府坚定扛起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政治任务,聚焦“四个革命、一个合作”形成一批改革成果。
山西改革煤层气管理体制,率先对煤层气矿业权出让、收益分配等作出规范,实现将“三气”矿业权赋予同一主体的改革目标。
山西建设全国重要能源交易
市场。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发布我国首个主产地煤炭交易价格指数,中价·新华焦煤价格指数成为全国焦煤价格风向标,全国首家焦煤期货铁路站台交割仓库落地山西。
山西率先在全国实现
电力现货市场长周期运行,成为国家电网经营区内启动试运行时间最早、结算试运行时间最长、市场主体类型最全的电力双边现货市场。
一批创新性改革在山西扎实推进。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太原、长治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有序推进;率先开展煤铝共采试点,在煤与铝矾土等伴生资源共采机制方面迈出坚定步伐等。
山西推动传统高碳产业成为降碳先锋。山西是国家重要的综合能源基地,也是
碳排放大省。这些年来,从余吾煤业通过瓦斯利用变废为宝、开发余热利用项目等方式开展降碳行动,创建出具有自身特色的“零碳矿山”样板;到太原西山地区加快采矿塌陷区生态修复治理,粉煤灰堆上建成西山长风城郊森林公园,一座座荒山秃岭成为拥有山林花海的万亩生态园……
能源革命无止境。面向未来,山西以“双碳”目标为牵引,纵深推进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
太原论坛 作用巨大
在此过程中,山西并非独自前行。山西发挥太原论坛重要作用,推动能源领域开放合作取得阶段性进展。
山西高标准打造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先后有500余位中外国家领导人、知名国际组织、专家学者、跨国企业负责人在太原论坛发表新理念、新思想、新论断。太原论坛已经成为科技成果发布平台和国际合作对接平台,举办分国别、地区、行业招商推介会。到上一届太原论坛,组织签约项目157个,总投资额达1777.61亿元。
赵江燕表示,太原论坛坚持着眼大局,向世界发出中国权威声音。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太原论坛,党和国家领导人致贺信或发表主旨演讲。论坛举办以来,坚持以“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根本遵循,以服务国家能源安全为目标,将办好太原论坛与深化能源革命结合起来、与促进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全力以赴做好我国与能源生产国、消费国、过境国合作交流工作,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贡献山西力量、山西智慧。
太原论坛已经成为山西最亮丽的对外名片、最重要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形成了相当的国际影响力和山西全球“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