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3-10 23:23 来源: 一财网 |作者: 立早
环保医术仍有待提高
博天环境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赵笠钧对记者说,我国在环境治理尤其是水污染治理上,有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最全面的解决方案。因为目前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像中国这么复杂的环境问题,“这就像大医院会出著名大夫的道理一样,因为患者多,天天做手术,经验自然丰富。”
但业界传出的消息称,由于技术、管理等方面缺乏融合,在许多领域污染治理效果并不理想。
“从宏观角度讲,工业废水处理缺乏集中处理技术,我国拥有大量的工业园区,废水通常会采取混合收集的方式,不同的污染物有叠加效果,集中式的污水处理技术需要强化。”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王洪臣说。
工业园区原本是要将工业废水集中处理,但在实际运作中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容易处理的污染物质工厂自行处理了,到了末端的污染物质大部分都是难以处理的,最终导致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非常高,无法实现污染物的削减。
文一波表示,目前环保产业发展本身仍存在诸多困难。“现在环保产业规模还比较小,在股市上,环保板块去年比大盘涨的还低,说明投资者信心并不算足。”傅涛也认为:“目前绝大多数的投资需求,并没有转化为产业需求。”
有数据显示,全国每年约有1.5万亿元的环保产值,但被全国约3万家环保企业瓜分,环保企业高度分散、规模很小;我国环境保护相关产业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但具有高度的区域集中度。50%以上的营业收入集中来自于排名前5名的省(市、区),仅有2%~6%来自排名最后的12个省(市、区)。
目前,我国环境保护产品和环境保护服务营业收入占同期GDP比重约1%,还远不足以被称为经济支柱。
“节能环保产业现在还是贴钱的,真正的支柱产业必须是赚钱的,发达国家的情况大致如此。因此,打造成支柱产业不仅需要制度创新,也需要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宏春对本报记者说。
对于一味做大环保产业的说法,赵笠钧认为,“我们的终极追求是改善环境质量,不是做大做强环保产业。政府关心环保产业,出发点是好的,但如果把精力集中在扶持环保产业上,有点舍本逐末。”
赵笠钧对记者表示,政府真正应该做的是制定规则,提高违法成本,加大环境执法,让客户愿意在环境上投入,愿意寻求高品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