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核电是保护环境的必由之路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
江西代表团参加审议时表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着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高投入、高消耗、偏重数量扩张的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要保持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贺禹表示,在我国当前
节能减排的刚性约束下,规模化发展核电,大量替代非化石能源是实现能源结构优化目标、保护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
贺禹说,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等机构预测,2030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60亿吨标煤左右。根据习总书记去年11月代表我国政府向国际社会做出的公开承诺,203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提高到20%左右,这意味着届时非化石能源的供应量要达到12亿吨标煤左右。
据测算,在考虑最大发展潜力的情况下,到2030年,风电、水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将分别达到5亿、4亿、3亿、0.2亿千瓦,折合标煤分别为2.9亿吨、4.2亿吨、1.2亿吨和0.4亿吨,剩余3.3亿吨的缺口则需要由核电来填补。“由此倒推,要实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20%的目标,核电装机规模需要达到1.5亿~2亿千瓦。我建议,应从国家战略层面进一步明确核电在我国能源
电力供应中的支柱地位,实现核电在我国的规模化发展。”贺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