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雾霾”当立足碳排放控制

2015-3-22 19:37 来源: 南方都市报

评估灰霾影响,标准相当重要

公众对灰霾的恐惧,最多的在于它对人类身体可能带来的伤害。这需要从气溶胶的结构说起。

一个球形气溶胶是很难有水凝结的,因为它的曲率倾向于无穷,相变湿度趋向于100%。但实际上气溶胶表面有很多凹坑,这些凹坑使得湿度不一定达到100%,相对湿度80%、90%,它是负曲率就能凝结,于是在凹坑里由水形成水膜填平了坑,让气溶胶外表看起来还是圆的,而这些坑里填的水就是传播病毒病菌的基本条件。所以,凹坑里可以在湿度低的时候被水膜充满,这个气溶胶就具备了传播病毒病菌的能力。

根据心肺及肺癌死亡率的长期研究,世界卫生组织认为,PM2.5的年均值限值为10微克/立方米是最合理水平,其规定的日均值是25微克/立方米,这一空气质量标准值表示在限值以内对人体健康没有影响,而目前我国选择的第一阶段的日均值是75微克/立方米。全球已经制定PM 2 .5的国家和地区中,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是全世界最宽松的三个地方。另外,我们国家没有考虑国际上要求99%的达标率,也就是一年只可以超标三天。

吴兑教授透露,在行业标准的问题上,政府会有新的动向。近期可能发布的气象行业标准的最新修订,可能将行业标准向世界气象组织(W M O )接轨,选相对湿度95%以下,能见度小于5公里为霾的判识标准;近期可能发布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灰霾污染日判别标准”将能见度小于5公里,PM 2.5大于75/微克立方米,PM 2 .5占PM 10的比例大于60%,持续一定时间可确定为灰霾污染日。要注意的是,以往按照苏联的标准是能见度小于10公里,如果按照世界气象组织(W M O )的标准界定为能见度小于5公里,每个城市统计的霾日会大幅减少。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