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双碳目标,数字化技术必不可少。”11月16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办的第二十九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9)“中国角”召开的主题为“绿色AI与气候韧性发展”边会上,清华大学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李政说。
数字经济与低碳发展呈现出高度协同性
“数字经济通过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具有高效率、低消耗和低排放等显著特点,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全球低碳发展。”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副主任陈其针说,特别是在产业、技术和管理层面对实现低碳发展和达成
碳中和目标展现了独特成效。
具体而言,在产业层面,数字经济本身倡导绿色低碳循环理念,与低碳发展目标高度契合。据预测,到2030年,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将实现全球减碳超过15%。
在技术层面,数字技术与能源技术、零碳/低碳/负碳技术、材料技术、资源回收技术等的融合,构筑了多层次低碳技术体系,为低碳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在管理层面,由区块链和物联网搭建的
碳排放大数据平台,可为碳排放管理提供基础保障。
“中国企业在数字技术领域的创新,是推动数字经济绿色转型的重要力量。”陈其针说。
在构建多层次低碳技术体系方面,阿里巴巴达摩院决策智能实验室算法总监孙亮带来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天气预报和可再生能源预报,从而加强对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消纳应用。
“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并不稳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天气条件,使得电网实现供需平衡变得复杂,我们的解决办法是采用更加准确的天气预报和有效的风能/太阳能预测算法,并开发出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天气预报模型:八观。”阿里巴巴达摩院决策智能实验室算法总监孙亮说。
据介绍,根据实际运行数据显示,八观气象大模型与传统预测方法相比,夏季辐照度预测的准确性在预测平均绝对误差(MAE)方面提高了约40.6%,云量增加了24.0%,风速增加了27.8%。同时,分布式光伏预测的月平均准确率提高了1.4%,月合格率提高了16.9%;风电月平均准确度提高5.5%,月平均合格率提高24%。
数字经济助力低碳发展需要共同努力
“数字经济在助力低碳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挑战。”陈其针说。
“数字技术,是能源和工艺技术效率的放大器和成本的缩减器,然而这一切并不是自动发生的。”李政说,不仅需要技术层面的创新,更需要明了未来经济社会和生活模式的趋势性变化,并进一步认识数字化助力各行业变化的机制和原理。
据介绍,通过对数字化与建筑、
交通、工业的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未来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演变会导致能源服务需求的变化,表现为富足性、利用还是拥有、共享经济、
政策转变四个方面。这些需求变化在新能源、新材料和数字化技术创新的加持下,会引起建筑、交通和工业部门的12种革命性技术变革,从而在为人民提供更高级和舒适的生产和生活的同时,减少资源消耗和碳排放。
“以建筑行业为例,生活环境的数字化,将引发家庭办公、网上购物、炊事和取暖电气化等一系列变化,在提升
建材使用效率的同时,住宅面积也会进一步扩大,并因此导致城市形态向低密度、分布式转变。”李政说,住宅面积需求因价格降低而扩大,
电力消耗也会随之增多,碳排放同步增加。
“我们可以规划设计技术创新方向和应用范围,实现增效
减排和能源回弹效应导致的排放增加中达成平衡,实现真正的减排。”李政说。
据介绍,为挖掘数字技术对碳中和的支撑作用,中国政府已经发布了《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等文件。同时,结合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建立和完善绿色生活激励回馈机制,推动绿色生活方式成为社会公众的主动自觉选择。
“实现数字经济在助力低碳发展,不仅需要继续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在产业
节能增效中的作用,挖掘数字技术在碳中和路径优化中的巨大潜力,同时呼吁加强国际数字经济技术合作。”陈其针说,中国于去年10月18月发布《“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国际合作
北京倡议》,我们希望与大家一道,拓展数字经济领域的合作,共同促进绿色低碳发展,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