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小纪汗林场有240万株樟子松,这些苗木不仅能防风固沙,还成为
碳汇交易的绿色产品。”11月25日,“创新与实践——解锁
陕西新质生产力密码”主题活动团走进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小纪汗十万亩樟子松基地时,榆林市榆阳区林业局党组成员罗向军指着成片的樟子松林说道。
这个距离榆林城区16公里的防风固沙生态林,不仅为榆林市主城区筑起了一道绿色防沙屏障,也凭借固碳释氧功能让榆阳区摸索出了一条林业碳
减排收益的“绿色生金”路。
“2021年末,小纪汗林场获得榆林市榆阳区林业局发放的首批3张林业碳票,与3家企业完成5747吨碳汇交易,涉及金额14.4万元。这些‘空气’可值钱着呢!”罗向军介绍。
林业碳汇,即借助植树造林、森林管理等一系列活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并稳固在植被与土壤之中,以此降低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虽然与工业直接减排相比,森林碳汇是间接减排,但它的固碳投资少,代价低,综合效益大,经济可行性和现实操作性较强。据测算显示,每公顷森林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20~40吨,释放氧气15~20吨。通过严格的科学方法和
认证流程,产生可交易的
碳信用,而购买者则通过购买这些碳信用来中和其温室气体排放,实现
碳中和目标。
因此作为世界公认经济安全有效的固碳方式,林业碳汇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现生态惠民的重要手段。小纪汗林场的樟子松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初步形成针阔叶混交、草灌乔结合的稳定防护林体系,经过碳汇监测和评估,林场年度碳汇量达到3206吨,总碳储量16.8万吨。2023年5月31日,小纪汗林场与中海油
电力投资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交易林业碳汇量20万吨,交易额达到1000万元,形成“林业投资——林业增长——碳汇增加——碳汇交易——林业投资”的可持续循环。
为了加强科学评估固碳能力,小纪汗林场与陕西师范大学科研团队进行合作,在林区布设了10多个测试仪器,测试固碳能力、水分因子等,可根据评估数据优化固碳品种,提升基地“碳库”质量。
小纪汗林场的林业碳汇工作只是榆林市榆阳区以发展林业碳汇为契机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发展的一个缩影。榆阳区遵循“政府主导、企业投资、碳汇储备、
市场交易”的原则,构建可持续循环碳汇林业发展体系,并制定《榆阳区林业碳票管理办法(试行)》。在陕西省率先建立碳汇金融服务中心,为企业、碳票持有者提供碳票交易、结算、管理等碳票金融服务。为更好地储碳固碳,榆阳区以“碳汇林建设工程”计划完成人工造碳汇林6万亩;建成榆阳商会碳汇义务植树基地;完成“百万亩绿色碳库”试点项目1.88万亩,大力实施林地修复提质、矿区生态修复等“六大工程”,有效提升了榆阳区的林木蓄积量、生长量和碳汇量。目前全区林业碳汇累计交易量20.57万吨,交易额超1000万元,绿色经济显现出强劲动力。
为了进一步发展林业碳汇,榆阳区林业局林业内的碳汇监测交易系统
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组件和林业碳汇智慧平台建设已初步完成建设,未来计划将榆阳“绿碳”推向全国,更好地抵销全国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地方碳
排放权交易市场碳排放配额清缴、大型活动碳中和、企业温室气体排放。
“榆阳区目前林木保存面积484.56万亩,大部分林区属于中幼林,处于旺盛的生长期,森林固碳能力处于成长期和高峰期,发展林业碳汇具有优越的基础条件。当前榆林市获批全国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也纳入全国首批碳达峰试点市。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完善林业碳汇生态惠民的发展方式,为全市破解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难题起到积极示范引领作用。”榆阳区林业和种苗工作站副站长杨娥介绍。
林业碳汇作为林业生态产品市场化、货币化的具体体现,将加快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步伐。下一步,榆阳区计划每年完成营造林30万亩、建设生态廊道100公里,稳步推进增绿增汇,努力建成国家级林业碳汇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