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将要到来,民众纷纷准备加入到祭祖和扫墓的大浪潮。作为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清明节源于周代,在经历了两千五百多年的传承和发展后,逐步成为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极富特色的节日。从2008年开始,清明节被认定为法定节假日,其在民众心中的影响力有了进一步提高。
低碳祭扫,环保先行
低碳祭扫以“花祭”最为突出,即在墓前献上一束菊花,斟上一杯酒,以寄托哀思。简简单单的方式,相比于纸钱鞭炮,少了些喧嚣,多了些清静;少了些排场,多了些真诚;少了些浪费,多了些
节能;少了些污染,多了些环保;不但避免了烟尘滚滚,更掐灭了烧纸放炮可能引发的大火烧山现象;去了些红白纸片,还祖先一个处处绿意、清静自然的安息环境。
时代在进步,观念在发展,低碳出行、低碳祭祖、低碳扫墓的方式,既能缅怀先人、寄托哀思,又能节约成本、保护环境,一举两得。
以树代碑,百年成林
想念亲人时,就坐在树边,坐下来和后辈们聊聊父亲的人生经历和高尚品格,这种以树代碑的安葬方式也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潮汕地区是土葬最为风行的地区,为了建造一个坟墓,推毁山林、占用良田、阻碍水道等情况甚多,一个墓地面积多大一两亩的亦不在少数,在攀比、讲排场的风潮下,无端浪费了众多土地资源。
以树代碑,让碑林变成树林,让灰色变成绿色,不破坏生态环境,反而增添了意义非凡的绿林。
网上祭祖,节能便捷
网上祭祖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全新祭祖方式,将现实的纪念馆与公墓“搬”到电脑上,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祭奠己逝亲人。各类祭祖网站上的用户可自主创建祭念馆和、网上陵墓,用鼠标点击拖拉“供品”和“祭品”,模拟完成献花、点烛、烧香、献祭品等传统祭奠活动;也可以敲击键盘发表留言、追忆文章以表达对逝者的思念。网上祭祖具有便捷性、永久性、安全性等特点,逐渐受到人们认可。
网上祭祖的出现,既减少了烧纸钱、放鞭炮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更重要的是减少了清明回家祭祖所带来的
交通压力。每年清明节期间,很多交通干道出现长时间、多路段、大流量的塞车现象,而将网上祭祖转化为人们的实际行动,不仅有助于缓解清明交通压力,更减少了汽车尾气排放,节约了能源,保护了环境。
节能环保,是一个需要长期发展、需要社会持续支持、需要人们切身参与的事业;而清明祭祀方式的改变为节能环保落入实处、贴近民众提供了平台。同时,更需要我们从细处做起,点点滴滴,共同努力。